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教师发展处  | 课题研究动态
《百年老校,少年精神》第二子课题组研究方案

1        研究内容及分析

1.1 研究内容

1.1.1 对学校有史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大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

1.1.2 站在今天的位置上,将历史与将来连接,形成既具有历史渊源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哲学的研究。

1.2 分析

如果说第一组立足于对的研究,本组则是立足于对的研究。研究内容的第一项是本组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广泛地收集资料,系统地整理资料、理性地分析资料等步骤,其中尤其要注意资料收集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第二项是在第一项研究的基础上,从知、信、行等方面挖掘其精神内核,结合今天的教育现实,从文化哲学和教育哲学的角度作理论分析。

为便于研究,第一项研究内容拟从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是时间维度,拟分为1888~19491950~19781979~现在三个阶段;二是内容维度,拟分为爱国主义、严谨治学、崇尚体育及课外活动、锐意改革四个方面,如下表:

   内容

时间

爱国主义

严谨治学

崇尚体育及课外活动

锐意改革

1888~1949

 

 

 

 

1950~1978

 

 

 

 

1978~现在

 

 

 

 

 

2 研究步骤

2.1 制定计划阶段

   200612月:制定本组初步研究计划

   20071月:召开本组全体成员会议,完善研究计划

2.2 实施研究阶段

   20072~8月:从时间维度分三组收集、整理资料

   20079月:中期交流

   20079~200712月:从内容维度分四组分析资料,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20081月:成果交流

   20081~20086月:对初步成果做理论分析

2.3 总结阶段

   20087~8月:总结资料,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3 研究方法

文献法

个别访谈法

理论分析法

 

4 成果形式

   第一项研究的成果以案例、论文等形式为主;

   第二项研究的成果为论文。

 

5 成员分工

   20079月以前本组按时间分为三组,以便于收集资料。在20079月后按内容分组,以便于对资料进行分析。以下为第一阶段的分组名单:

第一组(1888~1949):汪庆云、蒋桂林、姚永华、王旭辉、尹湘江、饶翼荣

第二组(1950~1978):岳燕宁、喻旭初、潘慰高、笪希文、李刚、许龙兵、

胡晓然

第三组(1979~现在):王余健、李惠娟、杨伟大、张昌宁、卢惠红、刘前树、

叶海忠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