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课程管理
“双高”合作,探索培养人才新模式


“双高”合作,探索培养人才新模式

2017109日,金陵中学和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唐仲英楼共同召开了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研讨会。金陵中学孙夕礼校长,肖立荣副校长,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邢定钰以及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参加了研讨会。大家交流了金陵中学和南京大学“双高”共建的“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的发展情况,探讨了该课程深入发展的措施。

孙校长首先介绍了“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的发展情况:

为了创造性的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金中和南大从2010年起共建了“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高中、高校绿色接力培养人才,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探索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双高”新模式。

金中首先在相应年年级里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站学习,学生主要利用周四、周六、周日的时间在南大教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方向,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然后通过金中和南大共同组织的、主要是以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取得学分。

“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现已进行三期,已经有两期学生毕业,第一期2010-201243人)、第二期2013-201450人),至今已有近百位学生在“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学习、毕业。

两期93位同学在南大导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结束时提交了42篇论文,并全部通过南大老师作为评委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顺利完成学业。

20126月第一期论文答辩会上,邢定钰院士最后这样评价同学们的优异表现:今天看同学们一个个讲得都非常好,用南京话说就是一个个都是小能豆。这些同学们非常可爱,我非常喜欢,借用欧阳修的一首诗句江南柳,叶小未成阴,我期待着同学们很快就能够春风杨柳万千桃

2016年至今,“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第三期24位优秀学生在南大老师的指导下正有序开展自己的学习研究。

现在金中正逐步构建起以“全员参与、个体选择、重视实践”为基本原则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而“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处在这个课程体系的塔尖位置。

在普适性的创新课程之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研究方向选修“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机器人工作室》、《STEAM创意工坊》等课程继续自己的研究。研究方向为理科类别的学生可以申请参加更高层次的“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继续学习和提高。

现在金中把“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作为一门校本创新课程管理和实施,它有相应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这样保证了“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也保证了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中有更大的后劲

从金中对“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毕业生学习历程的追踪来看,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不仅能够快速适应高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而且眼界开阔,生涯、学业规划更加明确、长远,学术素养更是远远超过其他同学。有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就能主动联系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在本科期间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开阔的眼界、长远的规划、极高的学术素养、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和“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模式息息相关,这也说明“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模式很有价值。

孙校长谈了对“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未来发展的看法。

金中在选拔进站的学生时,不仅仅是要求品学兼优,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热爱南大、喜欢相关专业研究的学生进站学习,这样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高。

金中会更加关注进站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制定相关的评价措施,强化评价的有效性。

邢定钰院士和李浩主任“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进展情况表示满意,并表示继续和金陵中学合作,共同努力,使“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办得更加富有特色,学生在“金中-南大准博士培养站”课程班中更有收获。

最后孙校长向邢定钰院士赠送了我校美术特级教师恽宗瀛老师画的奔马图,以此祝愿双高合作能够培养出更多千里马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