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上午,金陵中学2024年第20届“行知杯·生命课堂”物理组优质课评比顺利开展,此次比赛的主题是基于高阶思维的“导体的电阻”概念教学。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市教研室徐超教授担任评委,史永楠、赵晓雪和鲁鹏三位年轻老师参加了比赛。金陵中学夏广平校长、陈立其副校长及物理组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史永楠老师从高压电线上站立的鸟儿引入,揭示鸟儿安全的奥秘隐藏在两爪间导线的电阻里。随后利用PASCO传感器绘制了不同材料的U-I图像,并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当同学们了解了电阻定律相关知识后,再通过计算得到鸟儿爪间电压极小,揭开了鸟儿安全的谜底。最后,史老师还介绍了在温度极低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材料——超导材料。通过播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制的超导磁悬浮实验视频,让同学们对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愿意积极踊跃投身到科学事业中去。
赵晓雪老师通过观察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引入新课,讨论了影响电阻的因素,引导学生根据串并联知识对长度L和横截面积S与电阻R的影响关系进行理论预判,随后采用PASCO电压传感器,结合自制教具,利用转化法设计实验方案,将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转化成电压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直观展示了物理量关系,注重学生探究思维培养。接着又利用PASCO电流传感器,使用酒精喷灯和吹风机,结合自制教具,探究了金属丝和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定性变化。整堂课逻辑严谨,问题设置巧妙,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鲁鹏老师以房屋装修的电线选择问题为引入,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测绘导体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逐步建构了电阻的概念。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对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利用传感器进行实验后,对欧姆的探究进行了回顾,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不易。在得出探究结论后,回归到课堂一开始的电线选择问题,组织学生再次进行了讨论。
课程结束后,徐超教授进行了评课,并针对如何在概念课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给出了指导性意见,组内老师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