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课程管理
感悟生命之美,夯实专业之基 ——金陵中学第二十届“行知杯·生命课堂”心理课顺利开展

20245月22日,金陵中学第二十“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综合组评比顺利进行,心理教研组李靖怡、周子君、张妍三位老师围绕高阶思维主题,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心理课堂——《勇敢应对挫折》。

李靖怡老师以“鸡蛋变凤凰”活动导入课程,在学生绘画作品和考试成绩的对比中探究了挫折的含义。随后,在活动“他们的人生,你做主”中,学生通过对贝多芬、唐僧和李白的人生思考,探究了挫折的正面意义,并且利用成长型思维正视挫折。紧接着,学生在视频《鹬》中探讨应对挫折的技巧。最后,李老师将学生的总结归纳成“3I”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加入“I will”,希望学生带着自己的“蝴蝶资源图”勇敢应对挫折。

周子君老师用“我与大脑反着干”游戏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感知大脑塑造的过程,同时以失败的感受引出主题——勇敢应对挫折。接着,让学生自我觉察,绘制出自己的挫折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挫折的定义。然后,运用折纸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挫折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最后,用西天取经途中三位主人公面对挫折的应对方式,帮助学生意识到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创造性,并通过案例训练、二次创作挫折图带领学生运用成长型思维切实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张妍老师以30秒解绳结”作为导入,意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被“卡住”的感受,引入“挫折”主题。她所展示高一学生“挫折漫画”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共鸣。根据认知行为理论,“情绪”和“认知”对挫折产生重要影响,张老师从“情绪急救”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构建自己的“情绪急救包”。接下来,课程借助“优势能力大轰炸”积极思维转换”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心理复原力的3I角度探索应对挫折的方法,并提示学生警惕“想象中的挫折”带来的心理内耗。最后,引导学生带着本课学习的收获回到自己的故事中,鼓励学生从反思中成长,更加兴致勃勃面对生活,获得勇气和力量。

三位老师为学生们呈现了生动活泼且富有思维深度的课堂。课程结束后,南京市中学政治兼心理教研员范斌老师和南京市中学体育教研员刘俊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点评。

范斌老师认为三位老师的课程设计精妙,学生的体验度很高,同时学生也可以从有趣的活动中感悟背后的道理。李靖怡老师的课程充分体现了高阶思维,从不一样的角度对挫折进行了理解;周子君老师“用折纸的纸痕比喻挫折”设置巧妙,引人入胜;张妍老师“回头看”的环节设置实用性强,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感悟到自己的变化。最后,范斌老师就“如何对学生的预期贴近学生的真实体验”这一话题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了探讨。

刘俊老师认为三位老师充满朝气和活力,教态端庄得体,语言规范,富有亲和力。在课程设计上,主线清晰,并且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和生活经历设计大量活动,这与具身教育的概念相符,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最后,三位老师的课程教学都可以聚焦在分析自我现状、解决实际问题上,这也是心理课的精髓所在。

以赛促教,夏日共进。2024年第二十届金陵中学“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评比通过赛课评课交流探讨的方式不断提升了我校青年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加强了我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