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颁发首届“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
转发自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
2017年9月7日,南京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向首批550名家庭经济困难优秀中小学生颁发了“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荣誉证书。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视员黄辉、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虎、财务处处长梁晓峰、南京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副处长王宏亮和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姚勇同志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是南京市今年设立的,用于奖励资助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学兼优、励志成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中小学励志奖学金分为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两个档次,其中一等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5000元,二等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3000元。此次共表彰了一等奖学金获奖学生50名,二等奖学金获奖学生500名。颁奖会议现场,我校一位获奖学生代表做了汇报发言。
“非常感谢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财政局以及我的母校金陵中学,在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后,学校及时免除了我的学杂费、代办费和社会实践费等费用。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和社会资助等项目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使我更有动力和信心努力学习。”来自金陵中学的同学是此次励志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她家在农村,六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从小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中考时她以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被金陵中学录取,并在高中阶段成绩名列前茅。面对困难,她说:“不应只顾怨天尤人,而要积极奋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我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生活不只是暂时的艰辛,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等着我去探索。我要感谢身边的老师真诚地对待我们每一个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和幸福,也激励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
来自南京市盲人学校张同学克服视障废寝忘食刻苦学习,她每天坚持学习盲文,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摸读、书写盲文。由于长时间的摸读盲文导致她的双手食指指端严重脱皮,带给她阵阵的刺痛。但她以超强的毅力坚持着,终于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了摸读盲文,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如今,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独自拄着盲杖到盲人诊所实习,帮助患者按摩推拿。她说:“国家资助给了我人生最大的帮助,励志奖学金勉励我更加刻苦学习,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但却收获了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但却得到了整个海洋。我会将这份关爱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暖”。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吴同学身患白血病,即使在超大剂量化疗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看书、做题成了他在病房里一直坚持的目标,因为他希望有机会能重新回到学校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在经历一次次化疗和无数次骨髓穿刺后,他幸运的得到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回到课堂的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他时常要忍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和挂水治疗,经常他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往来学校和医院之间,常常是刚拔下针头就又捧起书本刻苦学习。初中三年他每学期都获得“三好学生”和“学习之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航高中。在南航高中,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为其减免全部高中学费、代办费、校服费等费用。他感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对他带来的帮助。问到他未来的梦想时,他说:“希望通过努力学习,今后能考上医科大学,用自己所学帮助人们解除病痛,为医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感恩社会,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用真心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如今,吴同学获得南京市颁发的励志奖学金是对他顽强拼搏的最好肯定!
南京市设立的“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是继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后,在地方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优秀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的励志奖学金,是对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据悉,南京市教育局决定从2017-2018学年起,将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奖励名额增加到每学年1000人,以激励全市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畏困难、开拓进取和全面发展。
“资助是手段,目的在育人。”黄局长在会上表示,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将全面推动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他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立德树人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全市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们要乐于奉献,肩负起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职责,用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同时,他还要求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创新学生资助工作思路,共同形成助学合力,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