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考试动员

尊敬的各位老师、可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作为教师的代表站在学校大操场的主席台上,做国旗下的讲话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心情是激动而忐忑的。此时此刻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与金陵中学相遇的美好。

在南京市繁华的闹市区,林荫深处竟然有着这样一所静谧、活跃而又知名全国的学校。三十年前没想到我能来到这所学校任教,这是我的荣幸。

曾经在科学馆的长廊里,展出着用连续曝光的方法拍摄的一张张黑白的虚幻与真实相结合的物体运动轨迹的照片,让人由衷地惊叹和留恋难忘,这是岳燕宁校长在近50年前时为年轻的物理教师时,与组里老教师们一起想方设法拍摄的物体运动的影像,它为同学们研究物体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不仅提供了真实的数据而且可以在反复回味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我的手里还有一组卞远哲校友毕业离校前为学校制作的“毓秀金中”明信片,其中一张可以看出是站在汇贤楼与行健楼之间走廊的拐角处,拍摄的教师办公室的情景。夜已深,依然有老师在勤耕夜读。照片中的教师当时已经七十有余,他在校执教51年,这不仅是在我们学校,恐怕在全国也少有人打破此纪录。他——就是喻旭初老师,因为在语文教学方面的造诣而在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

这不仅仅是曾经的金中老教师的典型形象,也是现在金中教师的群体形象。他们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精心教学,努力培养着你们—我们的学生们从学校昂然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当然走出去的你们,有的又重新走回校园,成为我们的同行和同事,这让我们倍感亲切而有后续的力量。

20191230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复飞,这是我们见过的无数次航天发射中平凡的一次。可是,对我们而言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因为此次发射的副总指挥就是我们的校友,时年不满四十岁。曾经的她的同学也和我讲起学校的往事,不记得她的“聪明”和“跳跃”,只记得她的笔记本的“细致”和“认真”。

援疆归来,我们一位援疆教师身患重病,寻医问药几经转折,最后为他医治的专家医生是我们年轻的校友,依然是不满四十已经是治疗疑难病症的领军人才。曾经的老师回忆起她,最多的是“认真”和“善思”。

跟踪每一位校友成长的印迹,金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构成了金中的气质和金中的形象。也印证着我们的校训“诚、真、勤、仁”。

最近喜欢看一套摄影图集《这里是中国》,上册记录的是中国秀美壮丽的自然山川,下册是祖国大地上的伟大建造:高铁、桥梁、高速公路、绿色能源、航空航天等等。图片中少有人的影像,但是我相信在这些伟大的建设中有着一个个值得我们去追逐的职业和向往。

我们都熟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讲述了一位父亲对远行的儿子的慈爱与不舍。至于教师,我们应该是“引领”、是“交流与沟通”;至于教师,我们更期待着注视着你们的“背影”——一路向前的背影!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之所在。

学期结束临近,对于考试,无需说太多的不能之类的禁语,因为规则意识和敬畏之心将为我们筑牢行为的底线;对于考试,是促进和检测、更是让我们向着向往和未来又走近了一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服时代”必将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印证在我们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之中。

让我们一起努力!

撰稿:江敏 审核:赵巧林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