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最美的课程在路上(一):上海线——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金陵中学研学实践上海线  

高考期间,金中全体高二学子延续学校传统,兵分七路,前往安徽、浙江、河南、湖北、上海五省市开展研学实践旅行。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实践体悟真知,用研学读懂世界。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6月6日的南京南站陆续迎来了许许多多蓝色与红色的身影,金陵中学高二年级6班和10班的同学们,乘着复兴号列车飞驰在碧绿的田野间,奔赴上海进行研学实践。

第一天

在新石器时代就拥有原始住民的广富林是“上海之根”、“海派之源”,走过了六千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上海的沧海桑田。来到这里,同学们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从十里洋场的“时尚魔都”上海,去往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下午四点左右,同学们抵达了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社区之一——田子坊,其街区形态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田子坊的名字来源于著名画家黄永玉,弄堂里是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同学们穿行其间,充分感受到了老上海的文艺与烟火气。数条窄窄的弄堂里藏着不少令人惊喜的艺术家工作室与小店。老上海豆花、老酸奶,竹筒冰淇凌……都在亲切地拉着大家说:“侬好!”

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向外滩,没有人不为她的流光溢彩而赞不绝口。巨大的游轮缓缓驶过江面,对岸的摩天大厦不停地闪烁着“HI 上海”的标语。同学们的眼里映照着最斑斓的灯火,那是梦想之火在跳动!

高二(6)班 董灵泠

人们常说,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广富林遗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上海寻根之旅。在这里,我们追溯了历史的过往,了解了上海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文明印记、移民根源、古城繁华以及民俗民风,让我们与上海这颗中国版图上的璀璨明珠有了更深层次的内心上的交流。

高二(6)班 卢册

看看时间,上午十点四十,本该是第四节课上课铃响的时间,为期三天的上海研学旅行正式拉开了序幕,我们的课堂从金陵闹市的校园中转移到了“魔都”!华灯初上,我们在嘈杂中按下快门,记录青春中的靓丽瞬间。研学会结束,记忆不会。

高二(10)班 陈鑫果

田子坊是让人流连忘返的胡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便是田子坊给我带来的感觉。这里不仅有画家、雕塑家的工作室还有极富特色的小店。呼吸当地的人间烟火气才是了解一座城的最好姿态。上海的泼辣肆意、多元碰撞,狠狠地冲撞进我的眼里和心里。

外滩夜景绚烂夺目,夜上海的魅力名不虚传,大楼被装点得五光十色,江水汤汤东流宛若鎏金。万国大街诉说着上海这座城的不凡。

要我说,上海的黄昏在里弄,夜晚在外滩。

高二(10)班 赵宇轩

除了景点本身,这次研学旅行还给我提供了与同学们互动和合作的机会。我们一起参观、探索,分享着对上海的观察和感受。在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我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旅行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使我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次研学旅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天

走进上海大众公司,源自精益制造理念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同学们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现代化的自动车间,零距离体验了汽车的生产过程。车间内格外的安静,几乎听不到什么人声,唯有机器“咯噔咯噔”的声音不断地响在耳边。在这里,“追求卓越 永争第一”的字样随处可见。不管是轴承的安装,材料的切割,还是油漆的喷施,成品的测试,每一步都体现了大国工匠的精神。

登上黄浦江边的港口,同学们来到振华重工的基地。目前振华重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港机设备制造商、全球最大的整机装备运输商、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三大起重船装备制造商之一。在海拔99.9米的楼顶观景台,同学们将下方宽阔的厂区一览无余,实业报国的振奋之情也油然而生。

掩映在丛林中的迪士尼城堡,唤醒了大孩子们心中的童趣。晚上的研学交流会更是十分热闹,上台表演的同学从一开始的忸怩拘束到后来的热情奔放,同学们都秀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风采。

高二(10)班 陈新月

我们聆听了振华重工的发展故事,了解振华重工白手起家,面对技术封锁,勇于挑战,向世界各国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如今,他们梦想的果实遍布世界,品牌的力量闪耀全球。这是民族精神,是梦想的力量。看完展览,我们热血沸腾,我们愿为华夏做栋梁,不负年少。

高二(6)班 张畅原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这场沪动未来之旅让我体会到了创新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今中国制造水平之高超、科学技术之发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奋斗、科技的创新、社会的安定和国力的强盛。“追求卓越,永争第一”也必将成为上海工业振兴的不变真理和永恒目标。

高二(6)班 王雨萱

面对越来越机械化、数字化的生产生活,我们清晰地感受到科技成就世界,也改变世界,唯有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勤恳坚持,才能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更进一步!而中国的青年,正处于韶华的我们,则更应挺膺担当,探寻自己未来的可能性,积极寻找自己的春天,莫待无花空折枝。

高二(10)班 邵夏蕾

研学第二天的最后,我们来到了迪士尼小镇,这里是一个童话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魔法。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巧思十足的主题元素,真让人恍若置身于一个童话舞台上,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傍晚的才艺表演惊喜不断,将我们研学旅行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高二(10)班 谭欣然

最激动的是站在振华重工29层大楼上俯瞰整个上海振华重工,怀着兴奋和一点点的恐惧,我和同学们在大楼上拍下了一张张照片,纪念我们一起度过的研学旅行。

到了傍晚,我们在餐厅里举行了研学分享会,同学们和史老师的才艺表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天的游览充实而快乐。不仅因为参观了这些场所,更因为和同学们在一起。我不仅了解到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还感受到了不同场所的文化和氛围。研学旅行真是我们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天

研学第三天,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了上海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看着精美的航天器模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的赞叹。而当讲解员介绍这些复杂的卫星质量已经被压缩在五十到两百公斤时,大家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看着这些平时根本无法见到的中国航天器模型,听着讲解员饱含自豪的语气,回想着平时在电视上见到的飞船升空的壮观景象,同学们饱含敬意、振奋精神,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也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学们怀着敬畏的心参观并拍照留念,大家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了更加感同身受的理解。

高二(6)班 成宜洁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金陵中学组织的中共一大会址瞻仰活动,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的回忆,探寻精神的密码,翻开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牢记使命,努力奋斗。

一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加一大会议代表的十三人铜像浮雕,英雄辈出,大浪淘沙,令人感叹。展馆里1905年上海反美爱国运动中“有志气的中国人请看”传单、1920年出版的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烈士亲笔书写的家书等馆藏精品,穿越时空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先辈救国济民的赤诚。虽然参观时间不长,但情景却深深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令我们久久不愿离去。“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这里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作为金中学子,我们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在学业中脚踏实地、敢想敢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高二(6)班 汤翰景

在研学旅行的最后一段行程里,我们参观了航天创星港,了解了上海八所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有幸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感受了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恰逢高考,想到明年就要上考场,这一天的见闻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高考的一丝焦虑中多了几分憧憬。

高二(10)班 徐柳宁

在上海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浏览了航天专业知识展板、仿真模型,体验了裸眼3D投影。讲解员利用高新科学技术的展现方式带领我们了解到最前沿的航天科学技术。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航空领域范围的界定以及航空领域相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这次参观,我完善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自己未来奋斗的目标,这大概也是这次研学旅行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