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提高应急救护能力,拒绝手忙脚乱

8月19日,按照金陵中学高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安排,鼓楼区红十字会的专业急救老师们来到学校,为我校全体高一新生传授急救相关知识。

上午8点,学校体育馆二楼座无虚席,同学们认真地学习急救基本知识,了解红十字会的诞生、发展及其作用,学习创伤救护的相关理论,了解关键部位的止血包扎方法,学习有关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操作原理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知道了如果身边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应对。

下午,鼓楼区红十字会的老师们带着急救假人和AED走进高一年级的各个班级,手把手地带着同学们实际操作,确保每个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AED的使用方法。

老师们耐心指导,学生们认真学习,反复练习,毫不懈怠,争取把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熟练掌握。

通过这次急救培训,同学们了解了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

在树木繁茂、蝉声阵阵的夏末,红十字会的老师们将最管用的急救知识带到了这所美丽的校园。医务工作者陈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在地震、火灾、突发疾病情况下的现场实况。她从患者的真实情况出发,口述应急举措并展示步骤。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课程中,全场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眼睛炯炯有神,齐齐望着讲台,专注、投入。下午的实践课则更为丰富多彩。红会的老师们走进各个班级,手把手教同学们心肺复苏的规范动作。同学们轮番上前,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动手施救。“手肘伸直,再用点力!”老师耐心叮嘱着。不仅如此,我们还接触到了AED。看着同学们的操作愈加熟练利落,老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堂生动有趣的实践课下来,同学们个个都变成了“应急救生员”。在这场急救培训安全教育中,我们高一年级的同学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金中学子还会有更多机会体验这样实用多彩的活动。

高一4班 张元熙

人在遇到溺水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拼命挣扎,而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更容易沉入水中。红十字会的老师们告诉我们:溺水时应该保持冷静,停止挣扎,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头部后仰,让口鼻部分浮出水面,接着上半身后仰,让整个身子浮出水面,等待救援。类似急救知识让我们收获颇多。

本次讲座还包含了很多生活中不常接触的救护知识。例如三角巾在不同伤残部位的折叠方式、气道异物堵塞时的自救与他救方式以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知识。起初同学们都觉得这类伤残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但随着课堂中不断出现的真实生活例子,大家意识到在匆忙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仍然需要关注身边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看似遥远的危险其实就近在身边。居安思危,成了同学们的共识。下午的实操训练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愈加熟练,这让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作出冷静且合适的应对措施。

整个活动中,最能触动我的是关于献血的意义以及白血病救助的相关介绍。献出一些血液对我们的身体没有什么伤害,却可以照亮远方那个原本在黑暗中的生命,给素未谋面的人一点帮助,甚至一个光明的未来。人类最伟大的地方是善良的本质。生命的美丽,是一阵微风推动了一朵云彩,是一扇窗透入了七彩的阳光。

中美高一2班 薛泽 杨心玥

上午红十字会的急救老师们为我们教授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辟谣了许多生活中的“经验”,又将正确的急救方法讲述给了我们。他们真的非常敬业与专业,有大爱之心,且十分努力地将大爱之心传播给旁人。理论讲座不失幽默风趣,让我们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会心一笑。

下午的实操让我们切身体验到他们的不易。一步一步来,确认安全,确认患者情况,呼救……我们的每一步都十分认真与小心。You can't be too careful! 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能挽救一条生命,所以这次的培训是十分有意义且必要的,非常感谢金中为我们带来了这次机会。

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学习急救方法帮助他人,也用学到的自救手段来保护自己。也许你认为情况太过极端,发生的机率很小,可是不论发生的机率多小,只要发生了,那它的机率就是百分之百。这次培训过后,我们都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救护员,这让我们十分荣幸。

高一18班 左静怡

在正式开学之前,有幸参加了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收获很多。

早上是理论培训,它与我们原本想象中的枯燥乏味不同,老师们的专业演示配合着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学会了救护知识。

下午的实操训练后,我们对于救护工作的流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看着别人生疏别扭的动作会有点想笑,但当自己真正跪在那里,手拿AED时,总会忍不住担心动作是否到位,顺序是否正确,紧张感与使命感扑面而来。

在突发情况中,紧急救护可能是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好救护知识后,我们有信心在需要时走上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10班 胡欣玥

现实中不乏有因为基本“安全知识”不到位而造成悲剧的案例存在。与其在等待医者到达现场的过程中,焦急被动地面对伤者生命流逝而束手无策,不如自己学习可能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人工呼吸,应抓紧时间(黄金4分钟),观察环境是否安全,合理科学地进行复苏按压。实操时,应注意按压位置的确定、姿势的准确、精确持续的节奏。而对于AED除颤器的使用,不擅自操作,跟随指令、有条不紊即可。遇上突然失去意识的患者,救援人员须冷静地进行询问、观察呼吸再实施救治……这些自救、救护指南均反映出一种科学理性的救援心态,这样才能有生命安全的保障。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我对救护知识有了具体可感的认知,对我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经验。

高一18班 薛一诺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