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克俭于家,克勤于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如是说道。由此可见:厉行节约,自古有之。但在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当下,每每提及节约,总有人不以为意。事实上,面对有限的资源,唯有有节制的消费,才能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的每一次忽视都会给浪费以可乘之机,每一次关注都会让节约成为靓丽的风景线。首先,关注用电。电是我们生活中消耗最多的能源之一,细数教室里的设备,似乎每一样都离不开电。但电也恰恰是我们最容易浪费的资源:每次大课间,教室的空调、投影是否有人关闭?每晚放学后,空无一人的教室是否灯火通明?此刻在你的教室里,又有多少度电正在偷偷溜走?消耗一度电很容易,但产生一度电却很不容易:每消耗310克煤炭以及4升净水、190克柴油和59克天然气,才会产生1度电;要630立方米的水才能产生1度电;一块250瓦的光伏板要整整晒4个小时才能产生1度电。当我们算起这笔账时,是否会想要主动关上离自己最近的开关?其次,关注用水。根据我的观察,在每日打扫卫生时,总有同学习惯于花很长时间将拖把彻底洗干净后再拿出水池。但其实学校在许多水池旁边都配备了桶,如果我们能先用桶接水再清洗拖把,这一小小的改变又会节省多少水资源?再次,关注用纸。我们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纸张,试卷、答题卡、草稿纸,每一样我们都有厚厚一摞。但如果我们仔细回想,又有多少草稿纸只被写了几笔就扔进了垃圾桶?如果我们将单面答题卡装订成册,是否可以实现纸张的循环再利用?与此同时,卫生间的纸消耗速度也很快,但这种消耗背后不只是使用,也有浪费。是否有卫生纸被生拉硬拽出来后,未曾使用就被弃置一边?并不是每所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卫生纸,面对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方便和对我们的关心,我们更应当心怀感恩、学会节制。最后,关注用餐。你是否观察到食堂中会有同学将近乎半盘的饭菜直接倒入桶中?这种浪费其实可以从源头避免:吃多少打多少、按需点餐,最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最实际的节约功效。

走在校园内,我们是金中学子;走出校门后,我们是社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勤于用行动践行节俭理念。外出时,在短途路程中选择步行、骑车等方式,在长途路程中选择地铁、公交等方式,通过绿色出行助力节能环保。购物时,随身携带环保布袋,少用、不用塑料袋。在家时,及时拔下充电器,洗碗时少用洗涤剂或使用环保型的厨房洗涤剂。

    上述这些细小的举动,于个人是勤俭节约,于国家是贯彻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的必由之路。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近年来,我国不断付诸行动,从不断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从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到加快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步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系列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加速实践,绿色已逐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怀着这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景,在此,我想向各位同学发出号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让节俭朴素成为我们的传家宝!

谢谢大家!

撰稿:高二6班陈韵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