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医结金南”十九讲:肥胖的危害及科学减肥

 5月5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林士波作客我校“医结金南”社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肥胖和减肥主题的科普讲座。

 

“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很多人都在说自己“胖胖胖”,那么什么是健康的身材?哪些人需要减肥呢?这要看一个数字——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林主任为大家展示了两幅图:

 

结合中国诊断标准,就可以理解为,BMI 指数低于24.9的群体,完全不必身材焦虑,可以保持现有的运动和饮食方式。如果男性体脂率高于25%、女性体脂率高于30%,那么确实就是肥胖,需要进行减肥甚至治疗。因为,肥胖的危害实在太多了。

 

林主任介绍,在我国,成年人肥胖发病率约14%,并且以腹型肥胖为主,并发症很多。

肥胖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脂肪肝,增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引起打鼾、呼吸衰竭甚至心力衰竭,增加肿瘤风险、影响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增大关节及脊柱压力,并与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互相影响等等……

因此,林主任告诉大家,肥胖人群要通过运动、药物和手术等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减肥。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肥胖人群而言,医生会根据他的具体情况,选择胃旁路术、胆胰转流手术、袖状胃切除术、胃水囊置入术等适合病人的手术方式。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实际生活中,95%的节食减肥都失败了,林主任说,“管住嘴”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改变吃什么”,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学生感受

林士波医生幽默诙谐的开场瞬间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他为我们打开了有关肥胖问题的“新世界”大门。

导致肥胖的原因不仅仅是饮食,还有地域文化、环境情况等多类影响因素。

那究竟什么是肥胖?林博士又引入了BMI评判标准。但这又不是唯一的方式。东西方在各自文化影响下有另一套全新的评判标准。

似乎介绍的有一些抽象。林博士就为大家一一列举了肥胖所带来的疾病。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一项项“惊心动魄”的危害听来十分可怖。

最令人扼腕是肥胖带来的精神疾病,被人指指点点、被孤立......这些偏见与歧视都成为了压垮肥胖病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到底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抗肥胖呢?

首先要对自己的体重状况有明确认识。切忌追求所谓“白幼瘦”的标准,要通过科学的办法来对自己进行评估。

其次是从饮食方面。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是十分有效的。但别以为一日之内就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最重要的是运动。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选择,缓慢地燃烧脂肪比短时大量的运动更有效。

还有各种手术切除的方式.......林博士生动诙谐的讲述,让我们对肥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高一(11)班 解文杉

 

 

林医生对肥胖预防做了详细阐释。导致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如生理、精神、药物、遗传、环境、文化等等。林医生提醒我们理性看待自己的身材、科学减肥。不过他也提醒我们,现如今,肥胖人群比例显著增高,与现如今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肥胖的并发症也有很多,心脑血管、心肺功能、精神压力.......

那么如何有效减肥呢?

他倡导我们要多多锻炼,健康饮食。如若稍稍超重,自我减肥就可以了.首先需要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不要急于求成,一个月三到四斤是合理的速度,不过林博士并不建议节食减肥,这种方法虽效果明显,但极易反弹。针对极度肥胖的患者,外科医生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来帮助患者减肥。听了这堂讲座我想说:减肥的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预防肥胖。

 

——高一(10)班 雷灵巧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