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13班的丁一轩,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学农就是 ”我用了一个半命题的主题,因为我思索良久,徘徊于无数个形容词间,妄想填入,以概括全部,可惜做不到。
学校说:“学农是劳动与实践。”其客观性与概括性不用多说,但比起学农客观的目的与初心,我更乐意分享的是作为学农的主体——我们,在主观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真实的东西,有人把它们称之为精神。于是我把这个空交给各位来完成。
很欣喜地看到17班唐佳瑞同学分享的自嘲:“学农就是去当黑奴。”在惊异于他独特的自我认识与价值判断外,我品出那苦中作乐的幽默。
而今天在此,我也为它填入我的思考——“学农就是一次次微小尝试的集合。”听起来也许不那么具体,但于我,于各位都是切身的体会。
也许不是第一次捉蚯蚓钓龙虾,但肯定是第一次疯了一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一群人为半个坡斩草除根,所经之处寸草不生;也许不是第一次看烟花表演,但一定是第一次与半个班的同学,泡在泥塘中,叫着笑着追赶那几尾鱼苗……这些无数第一次的体验也正是我们一步步微小尝试的积累。
而这些美妙不仅是13班周予然同学所唱:“学农就是一场梦,醒来之后还是很感动”的流连忘情的绝唱,也带给我们更深刻的反思。
也许至此方知,原先的自己是如此的狭隘,竟以为自己原先所知就是全世界。而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地自满于那些普通的理论知识。
“倚东风,豪兴徜徉。”当我们蹦迪般度过远足,不禁发问“孰为得失?”——“孰为累,孰为脏?”14班徐乐宜同学笑道:“学农就是一点都不累。”这种坚毅与13班张馨予同学所评价的:“学农就是爽。”所展现出的积极,一起构成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也许反思不止这些,当知道我们所走访的那些农户是当地唯一一批没有拆迁的农村,而建设新农村所带来的还有水质差不多,却开始收费的自来水时,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由幸庆,好在金中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对自我、对社会都开始深入反思,体验了李哲翰口中“赤子之心,一点点克服困难”的学农。
我还在想学农就是什么呢?恍惚间远方依旧回荡着我们的歌声,抬起锄头的同时拿起笔,再落下,溅起了一个夏天。
谢谢大家!
撰稿:高一13班丁一轩 审核:王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