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以劳动之风,塑青春之我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以劳动之风,塑青春之我。今年的五月初,对于全体高一年级同学而言,注定意义非凡。当学农实践活动遇上五四青年节和立夏节气,我们便拥有了限量版的青春联名。

在溧水特殊教育学校的四天,我们在雨水与烈日的交织中,收获了闪光的成长瞬间。还记得在果树旁,我们将铁铲插入泥土,带起尘土飞扬;在大棚里,我们挥动锄头,栽种下粒粒黄豆;在石磨旁,我们携手一圈圈磨着豆浆,体验着平静的美好;在鱼塘中,我们细致摸索,溅起水花,感受着从无到有的惊喜;在农家的炊烟中,我们端起饭碗,大块朵颐。这段时光,充实而难忘。我们被赋予了新的身份,成为了农田里挥洒汗水的耕耘者,既学习了栽种、施肥、浇水、修剪等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更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与生命的蓬勃。农村的广袤土地,为我们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育积极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供了最有生命力的土壤。

在本次学农实践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走访农户。在出发前,学校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学农研究性学习清单》,里面包含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等二十多个参考选题,这些选题让我能够以更具象化的方式关心农村和农民。带着好奇与思考,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了溧水当地的农户。一进农户家门,我们便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他们用自家种的水果、蔬菜招待我们,同时也嘱咐我们多吃点、不要剩。这种朴实无华的真诚让我倍感温暖,让我反思自己平时对待粮食的态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真实的乡村故事:今年有多少收成啊?孩子又去哪里上学啦?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与此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农户们的不易。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天气变化、市场波动等,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在快要分别的时候,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向他们询问了一些农业生产的技巧他们一边比划着手势向我们演示,一边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了”。是啊,这些技巧无不源自于我国劳动人民千年以来的伟大实践,熔铸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当中。看着眼前的劳动者,我真正理解了何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新时代青年时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在我看来,要想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就要让青春与劳动交相辉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我们不仅要辛勤劳动,更要诚实劳动、科学劳动。一方面,不断培养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内化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投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属于青年人的力量。

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次宝贵的农村实践契机,我们必将带着劳动的收获书写自己新的青春篇章!

谢谢大家!

撰稿:高一1程征鸿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