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老师,可爱的同学们,我今天在国旗下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行动力”。
《荀子·修身》中有这样一段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有的同学会说成不成功不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重要。大家要知道,我们要先做应该做的,再去做喜欢做的,或者说只有完成了应该做的,才有资格去做喜欢做的。而事实上应该做的事和难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容易。在场的同学都到了高一的期末复习阶段,相信你们都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没错,你们的确知道,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想走,因为太苦闷了。
莫泊桑说过:“生活可能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现在的目标高度直接决定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水平。如果把高中比作一场F1赛车比赛,那么高一阶段的奋斗就像是排位赛,可以直接影响你高二开始的起点位置,高一高二时候的吃苦奋斗,在高三可以更容易的胜出。正如中国那句老话“吃苦要趁早”。那愿不愿意吃这份苦,能不能够吃这份苦却取决于自身的行动力。
行动力不足会带来什么问题?比如你熬夜吗?那是因为你白天的不自律,行动力不足导致的,你如果白天的效率高你是不可能熬夜的,因为你没有到那么繁忙的程度。你之所以熬夜是因为白天效率低,自律性太差,到了晚上还有很多事没做,你内疚,你觉得白天没做多少事,晚上我把它都做了吧,所以在那里熬。而这才导致你没有勇气面对明天初升的太阳。
优秀的人与普通的人最大区别就是普通的人永远都在追求完美,优秀的人先追求完成,再完善,最后再完美。是的,完成优先于完美。往往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的人开始就已经输了,到最后你连完成都完成不了,何来完美?行动力是否够强是决定一个人最后能否走到前面的最关键因素,行动力不仅仅来自于你的懒惰与勤奋,更来自于你对目标的追求。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懒,其实不是,也许是你太追求完美了,你先做,不要想太多,先做,按照最基本的要求去行动起来。你先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你先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每天落实到位,你先把一本词汇书过完,一篇文言文背完,想太多没有用。
怎样强化行动力?
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当你坐久了就不想动,明明醒了躺在床上但就是不想起,追剧玩游戏时告诉自己马上就开始看书,可就是迟迟未改变。这一切我们称之为行为惯性,或者行为惰性。而改变这种情况并不需要太持续的自控力,因为行为惯性是可以被我们巧妙地利用起来的。你所需要做的是不要想太多,马上就去做。这一行为改变的瞬间需要强迫一下自己,但也仅仅是一瞬间而已,之后你起床了,你开始看书了,也就进入了自己的轨道,此时的行为惯性就开始被巧妙地良性利用起来了。It’s hard to get up at six, it’s difficult to read books everyday. But there always people who can get up at five, read a book patiently.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tips? Don’t think too much. Just act, just do it. .
我想再问大家一句,你真的开心吗?如果你连一件值得你认真做的事情都没有的时候,你真的很难说你是开心的。老师们心疼大家可能并不是你期末考试成功或是不成功,而是你现在每天都在将就,直到你真正找到那件值得你认真去做的事情的时候,你才可能是开心的,才可能是幸福的。祝大家在所剩不多的高一生活中找到那件值得你认真去做的事情,祝大家开心幸福,祝大家高一无憾!
撰稿:黄大洧 审核:王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