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1: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
学生2:秋韵飘香的九月,教师节来了。
学生1:这是我国的第四十个教师节,也是金陵中学的第四十届教师节。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感恩老师的节日。但是,教师节的传统究竟从何而来呢?
学生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们在语文课本上也能够从《劝学》《师说》等文章中感受到古代先贤对于教书育
人、传道解惑的重视。而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汉晋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的孔子诞辰,皇帝都会举行祭孔仪式。此后,历朝历代,祭孔规格不断上升,孔子诞辰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节,祭孔大典也成为了事实上的教师节庆典。
学生1:新中国成立后的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而1985年的9月10日,便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学生2:每年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金陵中学都会举办活动以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
奉献。或许只是一次表彰仪式,或许只是一份合影留念,或许只是一束鲜花,但每当许久过后再次触碰这份记忆,流淌过指尖的却是师生之间浓于水的情思。
学生2: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在学校的精心的组织下,金江开展了“光影里的师生情”活动。这些光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定格,它们投射出答疑教室里沐浴着午后日光的两个身影,投射出食堂窗口前对于饭菜质量的询问,投射出放学时等在校门口的默默守候,投射出生日贺信中的温暖祝福,投射出错题本最末尾一句小小的鼓励……当我们特地拿起相机去记录生活中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时,才恍然发觉,快门的咔嚓声中,是平时不曾留意的温馨与美好。
学生1:不知同学们是否记得,在一周前的开学典礼上,几位老师朗诵《来吧,朋友》时出 现的一张一闪而过的照片:天色已晚,在江心洲校区的教学楼前,平时空旷的石砖地上却围满了一圈又一圈同学。被簇拥在中间的是一位老师,她手里拿着酒精喷灯,脸上带着温柔和蔼的笑容,而在她的面前,闪烁跳动的璀璨焰火将同学们眼中的期待染上一层鎏金。
学生2: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江敏老师。江老师不仅教给同学们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也会带着大家在实验室里与各种神奇的物质来一场令人难忘的邂逅。
学生1:不止是这张照片,每一个快门按下的瞬间,定格的都是老师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照与呵护。
学生2:在镜头下,是日夜陪伴的班主任老师,是认真备课,和学生们“半师半友半知己”
的任课老师,是关心同学们饮食起居的生活老师,是带领莘莘学子徜徉书海的图书馆老师,是为了给同学们呈现魔法般的实验而忙碌的实验室老师……
学生1:朝暮不辞培苗苦,年岁只为育才忙。这是每一位老师的生活写照。
合: 敬爱的老师们,请允许我们为您念一首诗,一首书写您的伟大的诗。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三尺讲台,树起了你高大的形象;
两尺教鞭,挥洒着无悔的人生。
你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
学生2:这是“2019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颁奖仪式赠予江敏老师的颁奖词,亦是所有老师以自己的年华谱写的诗篇。
学生1: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学生2:院城春秋齐雅韵,师恩无言书芳华。
学生1:师如星辰,师如骄阳,老师们用无尽的热情和耐心,为我们传授学习的知识和处事 的道理,鼓励我们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在困难面前都要永不放弃。
学生2:岁月更迭,容颜变化的背后,是他们用不变的教育热情,诠释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
合: 敬爱的老师们,请允许我们为您唱一首歌,一首表达对您的尊敬的歌。
春晖指路,镌刻光阴
方圆之间,皓月千里
沂水春风吹拂着璀璨的文明
程门立雪传承着尊师的美誉
长河落,晓星沉,夜隐月静
夜幕垂,春风起,朝阳不息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合:衷心祝愿全体老师教师节快乐!相信在您的指引下,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桃李遍神州,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少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撰稿:高二13班薛小米、张修祺 审核:张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