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转场即成长。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记得9月开学典礼那天的演讲?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位来自江苏省作协的嘉宾,紧扣“转场”这一关键词,为同学们的新学期送上期许和祝福。
而如今,本学期即将过半,请同学们回顾过往,这半学期里,有哪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转场呢?
我猜,可能有人会说:从初中毕业升入金江,高一新生跟着高二学长,学会了在食堂大声为同学喊出生日祝福。这是空间和习惯上的转场;或者:晚自习或课间,转了几个学科办公室请教不同老师问题,收获满满,这也是求学问道的转场;抑或:上周转场奥体,把入场式表演得颇有创意,更不消说转战田径场上的运动健儿了,那当然也是属于青春的转场了。
然而,上述一次次转场,绝不是简单的兜兜转转,而是为了拼齐成长地图上的每一个板块。只有那样,经历了不同且全面的转场后,转场才会变为成长,成长才能逐渐完备。
下个星期,同学们还将拼齐另一个重要板块,迎来另一次重要转场——转战期中考场。
那么,我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与同学们分享一些思考。
先从认识论角度看,我们当如何更好地面对期中考试呢?首先,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第一原因本体因来看,我就是我,一次考试由于时间空间考题的不确定性,很难完全体现我的真实水平。可是如果反向思考,也正因为我就是我,故而人的主观意志可以被强力调动,除去不可预知的部分后,充分把握可把握的自己。从今天起就试着把握好自己的身心状态,一方面逐步提升对好成绩的向往,另一方面缓解焦虑,与压力做朋友。
可能有同学觉得上述两个方面很难同时做到,甚至感觉它们是矛盾的。不过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看似矛盾的两种情绪才恰恰可以和谐统一。就像一张纸不可能只有一面,对立情绪总是相辅相成的,情绪也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有的同学可能还不明白,其实,正因为过度向往,才会过度焦虑,理性平和地认识自己的现有水平,正常发挥,就是超常发挥。其实我还有一个小秘诀,可以和同学们分享,2022年高考前,我班一位同学,据他自己说,就是这个小秘诀,帮他从失眠和成绩波动的泥潭里走出,顺利裸分考入南京大学有训书院。如果同学们认真听,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个秘诀。在今天演讲的开头,我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开学典礼发生的事?嗯,这个问题的外衣之下,实际还藏着另一个问题——你还记得这学期刚开始的状态吗?那天你是对知识和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期待值很高;而且,那天你所具有的是一种没有包袱的期待。所以聪明的你可以试着回忆当时的心态,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这就是最好的状态。没有包袱,不考虑面子,只知道向前冲,考好了就是赚到,考不好也没事,我还有很多机会,这或许就是不忘初心的力量吧,这或许也可以说明有的转场不一定向前,还可以向后。不忘初心式的不转场,也是另一种有效的转场。
再和同学们谈谈方法论。时间是最公平的,追求公平竞争的人最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如果你还没有列好复习计划,请今天就思考,就列好。每个学科的每个模块,你要做到心里有数,打算安排多少时间复习,才能统筹兼顾,效益最大。这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学习有法,又学无定法,找到你自己最适合的复习方法,着实不容易,可以说,了解你自己,是哲学上的大命题,这里的转场是由外而内的。此外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行稳致远。建议同学们把这次期中当做一次成长练兵。从现在起,每一份作业都能限时独立完成,只有作业如同考试,考试才能如同作业,每一次作业或周测完成后,都能细心思考三个问题。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下次如何不错?让每一次作业和周测的经历,都实打实地被消化吸收,从而让经历成为经验,做好有效反思的转场。说到独立完成作业和周测,这真的比一切都重要,从外部说,它会影响老师对你真实水平的判断,进而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策略,从内部说,它是最能体现诚信品质的,请切记,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比如开考铃声前和结束铃声后不要答题,不带违禁物品进场。考场的风清气正,关系到每一位同学长远的切身利益,君当慎之!戒之!勉之!
演讲的最后,老师改编一段考场播音,为同学们送上美好祝愿——请考生注意,距离本场考试成功,只差你行动上的转场。愿所有考生在期中备考中收获勇敢,收获喜悦,收获成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郑子龙 审核:张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