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诚信应考,素养先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期中考试时,同学们的心情也许大相径庭。有的人期待着考试的到来,因为终于可以检验近一段时间耕耘的成效;有的人则担忧着考试的到来,因为总觉得自己还应该复习得更充分。但无论心情如何,我们都会迎来共同的考试开始信号:广播里响起介绍考场规则的声音。

不知道你是否好奇,为什么每一场考试都要听一遍考场规则?我想答案很简单:利用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真正让你记住考场规则。不妨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现场实验,给大家10秒时间,你能回忆出哪些考场违纪行为?熟知考生守则的你,一定会在考试开始前仔细检查抽屉、笔袋、口袋,将所有违禁物品放出考场;一定不会在考试过程中将任何考试用纸带出考场,哪怕是一张不起眼的草稿纸;一定会在考试结束铃声打响后立即停笔。当然,你更会与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有意让他人抄袭等考试违纪行为彻底“绝缘”。理解规则是遵守规则的前提,而规则不仅是要求,更是一种保护。考场规则保护着你的诚信素养,让你以一种有底气的方式成长。

在我们的校训中,“诚”字为首。这便是金中人身上特有的素养印记,我们在诚心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永葆精神的丰盈与内心的平静。一张试卷装不下你的远大前程,一场考试也决定不了你的人生高度。真正帮助你走得更远的,是你的道德素养。我们常说诚信之可贵,却不知诚信同样易“碎”。有一种效应叫“破窗效应”,即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了却没有被及时修复时,就会带来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因为破碎的窗户向大家表明:没有人在意窗户碎了,同时打破窗户也不会付出任何代价。如果考试成为了我们的“诚信破窗”,那我们生活中的诚信也必然会变得支离破碎。习惯性地不诚信,会让我们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中,不断降低要求与准则,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的尊重,进而迷失人生的方向。换言之,当每一场考试成为坚守诚信的阵地,我们才能越来越清楚自己是谁、想要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以素养为帆,我们的征途才会是星辰大海。

当然,在考试周,大家的素养更体现在考场之外。我很好奇这样一个问题:当考试进行到第二天,你在中午回到班级时,对自己身边的卫生环境是否感到满意?班级的桌椅还像布置考场时那样整齐吗?地上会看见纸巾和塑料瓶吗?门口的垃圾桶是否已经过度“饱和”?每到这时,你又是否会对黑报上写着的“请保持考场整洁卫生”产生更多的思考?每逢考试,不少同学都会在校园生活中展现出别样的“松弛感”:消失的校服、耳边的“杂音”、失序的时间......我们常说:考试要和平常一样,不仅是指要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更是指在考试期间要像往常一样恪守校园行为准则。做平常事,才能拥有平常心。我们的素养从来都不体现在口号里,而是彰显在行动中。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欣赏那些能把考场座位当作自己班级座位的同学,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推己及人;我更欣赏那些在抒发考试感慨前能找到适合情绪助词的同学,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角色边界;我更欣赏那些牢记每一个时间节点并且记得其它年级正在考试或者上课的同学,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换位思考。个人素养的展现并不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越是在非常规的时候,越能认识什么样的你是真正的你。道德素养,从来都不是一种外在要求,而是一种内心的追寻。当我们能自觉地追求素养的提升,不仅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更会发现自己在人生的答卷上得到了令人满意的高分。

同学们,考场很小,但世界很大,高中很短,但人生很长你把时间花在哪儿,生命的花就开在哪儿。让我们与诚信同行,与素养相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最后,祝同学们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祝辛苦阅卷的老师们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撰稿:陈蜜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