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团委工作
生涯为帆,逐光前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从个体的故事出发,与大家一同探索生涯规划之于成长的意义。从小到大,总有人喜欢问我们:“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个问题也许越长大越难回答。但对我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愈发明确,尤其是在去年参加了学校的模拟招聘会之后。

一年前的四月,在接受了学校的简历制作培训、面试培训后,我怀着颇为忐忑的心情面试了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岗位。在有限的时间内,我竭力介绍着自己的知识、技能与项目经验,更深入了解了这一行业最真实的用人标准与需求。最终,成功拿到包括中兴通讯在内的三家公司的offer。那一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溢于言表的,因为这三份offer不仅是对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梦想的回应。它们让我相信:原来我真的适合,原来我曾经的那些尝试真的有价值。

初中时,我自己打印了一本Python教程,把它作为睡前读物。渐渐地,我开始编写实用小程序、在论坛发表技术文章,向前的每一小步都坚定了我在计算机领域继续探索的决心。来到金陵中学,最大的不同便是:我再也不是为梦想“单打独斗”的人,而是有优秀的老师、同学与我一起逐梦、筑梦。

高一时,我选修了刘老师的电子电路设计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少 “小插曲”,比如:弄坏了电机和板子,但刘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耐心指导我改进。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用一学期成功完成了两个项目:自动画墙机和打点打印机。后者被我放在家中珍藏,因为它称得上是我生涯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小小里程碑。高二时,秉持着“科技向善”的理念,我与小组成员将“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的Linux平台开源学习辅助软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项目课题。我们想做一个更智慧的翻译笔:它可以整合在线和离线多种翻译方式,方便用户对照使用;还可以拥有拍照保存错题和板书的功能。不出所料的是,项目的实施过程充满艰辛:每一个翻译后端都需要深入研究接口文档和技术规范,各模块共涉及6种计算机语言和15种技术,代码量多达几千行。我们利用了无数个周末的时间,甚至在学校时就在纸上手写代码进行交流探讨,最终以撰写近万字论文的方式成功了完成项目。

还记得在一个月前的成人仪式上,孙小红书记深情寄语高三的我们:希望大家拥有冲劲、韧劲和睿劲。回顾这三年的生涯旅途,我猛然发现:这三种劲头早已融入在每一个生涯行动中。在高中之前,我不太了解什么是生涯规划;来到金中后,我发现处处都有生涯的土壤。在心理课上,我们真诚地探索自我,不断发现内心的笃定;在研学路上,我们走进北大等一系列知名学府,用延展的空间描摹出具象化的理想;在“准博士培养站”“南小桥”“未来卓越工程师”等一批双高培养项目中,我们深入大学科研一线,为未来的生涯选择选定航向;在暑期一日实习中,我们体验职业的酸甜苦辣,让梦想真正在模拟中生根发芽。感谢学校,给了我们拥有梦想的底气和异想天开的勇气,让我们有机会因为热爱而变得纯粹,让我们能够以系统化的视角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在一次次规划生涯的过程中,我们的生命也得以拥有更多光亮。这片光是指引方向的航标,让我们成为有内驱力的人。在内驱力的加持下,我们会主动学习、不惧挑战、面对挫折、发现意义。我们也不会再陷入无谓的内耗,而是在面临每一个选择时,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更果敢的判断。同时,这片光也是驱散质疑的火把,让我们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十几天前,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王兴兴说:“奇迹也有‘算法’,做成事没有那么难,就是把‘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三百个、三千个技术步骤和参数,然后一一攻克。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心中有远方的人,永远足够耐心。

同学们,在生涯发展的道路上,让我们始终记得自己来自哪里、去往何方、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我们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以好奇和谦逊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让我们始终保持真实的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愿我们都能心怀热爱、积极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体验逐光前行的幸福。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能在今年的模拟招聘会上收获自己人生的第一封offer。谢谢大家!

撰稿:高三(11)班 彭勃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