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我校2017级高一学子们齐聚溧水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5月13日,学农活动举行了闭幕仪式,溧水特殊教育学校的汪校长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金陵中学学生的高素质,表示基地与金中的这次合作十分顺利,期待下一次的交流。最后祝愿我们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后,承担起“天”所降之大任。 发言的学生代表是金陵中学团委学生会副主席陈思涵同学。他带领我们简单而诗意地回顾了过去的三天半的学农生活,也与我们一同展望了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孙夕礼校长也带领校级领导出席了本次学农的闭幕仪式并发表讲话。孙校长的讲话一直围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这一金中的教育主张。 他精心地为同学们总结了学农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三点感受: 1.每个生命都很美丽,所以我们金中学子要热爱自己的、他人的乃至一草一木的生命。 2.每个生命成长过程都是艰辛的,豆子是、山芋是、我们是、他们是。因此,我们金中学子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空乏其身”的挑战。遇到挫折要学会忍受,也要学会为他人的成长喝彩。 3.自然有规则法则,学校也是。我们金中学子必须敬畏规则,从准时早读、及时静校、管理好电子产品、课间不进行剧烈运动做起。 孙校长所要求的“爱生活、敬规则、争上游”是实现“张弛有度、自由成长”的良方,各位同学们也将以上三点铭记于心。 四天的学农,学校和实践基地评选出了七个先进集体。分别是:高一(2)班 、高一(4)班、高一(5)班、高一(7)班、高一(8)班、高一(10)班和高一(11)班。 感想: 1、高一(13)班 韩晓: 学农是一个让我们学会劳动与探索的过程。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照顾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变得独立、自主。 在这次学农活动中,我们体验了各种活动。草编、手语、野炊、扦插、种山芋苗……一切都显得新奇而不易。我们兴致勃勃地看老师教学演示,真正动手时又得思考与摸索,互相讨论、合作,最终完成小组任务。如在扦插时,各小组中搅拌泥土、剪枝、插苗、打水、浇透的工作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同学们各自分配任务,默契合作,高效完成工作,既体验了扦插的乐趣,又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在翻地除草时,面对沉重的农具和干硬的土地,同学们的热情不减,高高地举起锄头,轮流上阵,集体出力,更有小组间的互相帮助,让活动更加圆满。 学农过程中,也有同学出现了中暑、发烧、拉肚子等情况,但都坚持了下来。学农是辛苦而快乐的,我们明白了农民的不易和粮食的珍贵。我们用心、出力,付出了汗水,收获了喜悦,也见识了各种新奇的东西。四天很快便过去,农村的美景、田地,还有独立,勤劳,坚强,毅力,快乐,这些一起攒成一段生活,聚成一段回忆,便是这四天的学农,这特别的时光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2、中美高一(2)班 王任之: 这次学农,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重拾曾经遗忘的。清冽的风,广袤的田野,悠然闲转的水车,打着响鼻的老牛……这一切吹拂在来自于城市的心灵上,唤醒了潜藏的久远回忆。与残疾人士的接触,告诉我们健全鲜活的生命是如此可贵;半熟的青梨如翡翠,提醒着我们生命初萌的模样;一股股草绳、一双双草鞋,似乎无声言诉说着劳动者积淀下来的智慧;冉冉飘升的炊火、雪白晶莹的青菜面条,让大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小确幸”;待翻的田地、待除的杂草,更是使大家认识到农民的辛苦…… 尽管学农的经历即将告终,但是那些被重新拾起的心境却会未完待续,伴随着晨雾袅袅中朦胧辽远的群山,伴随着远古农耕时代的原始的欢欣,在一颗颗金中学子的心上生根发芽。
3、高一(9)班 隽之祎 我们在学农基地体验了水车牛耕种黄豆,野炊远足拔杂草,内容丰富、体会深刻。在溧水,这里尚且广阔的田野随公路延伸,带给我们与城市中完全不同的放松舒缓之感。
光阴荏苒须当惜!学农的日子转眼就结束了,这四天里同学们告别喧闹的城市,兴高采烈的踏在恬静幽闲的乡间小路上,耳边不再是杂乱的汽车轰鸣声,匆乱的脚步声,取而代之是和谐的自然韵律: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浸润在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和风细雨…… 这四天,感谢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感谢各位基地老师、教官、班主任,感谢各位认真付出的同学。 希望这次的学农活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 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