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清晨
我校高二(3)班和(12)班的同学们
一起背上行囊
乘坐高铁
踏上了前往安徽的研学之旅
第一站首先来到了神秘的呈坎古村。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古村是是国家级研学基地,是徽州古村落和徽派民风民俗村的代表。在这里,同学们漫步在有400余年历史的青砖石瓦之间,欣赏着古老精美的建筑门楼,感悟着淳淳的徽派人文情怀。
下午同学们体验了徽式三道四色迎客礼,在农户主人的带领下,走进农家菜园,参与采摘时令蔬菜,学做徽式农家饭菜,感受自己动手烹饪的价值与意义,品味传统徽州美食文化的精髓。
高二(3)班 甄靓
呈坎古村名源于八卦,村庄被八座山包围,古老的龙溪河从中蜿蜒而过,贯通南北,整个村落从空中俯视,形似一张阴阳八卦图,自然布局巧妙,人文建设也堪称奇迹。
跨过隆兴桥,才真正进入呈坎居民的生活。土墙根下曝晒着玉米,对面是一水的荷叶,农家的白鹅在从中扑扇翅膀,树下敲钟的老人将祝词念念不绝。他们说,游呈坎,一生无坎,流露出的,是一份徽州的随和。
高二(12)班 潘豫立
徽州的菜肴真是令人惊叹!品尝这些美食,我深深感受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每一道菜都融合了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传统的文化精髓。无论是口感的层次丰富还是食材的新鲜独特,都展现了中国烹饪的卓越之处。
品味徽州菜的过程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领略了千百年来传统烹饪智慧的积淀。这些美食不仅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中华饮食文化充满了敬意。
第二天同学们一起探寻花山迷窟,石窟内结构怪异,洞中套洞;有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水波荡漾,迂回通幽。同学们追随着前人留下的足迹穿梭其间,感受着悠长历史与人类智慧共化出的人文宝藏。
屯溪老街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精美的门楼、雕花窗户和廊柱,同学们漫步其中,欣赏着徽派建筑的精湛工艺,感受着徽州文化的独有魅力。
其间,同学们还来到了饼糕博物馆,在这里不仅了解了徽州糕饼的起源和发展,还亲身参与体验了糕饼的制作。这个过程让同学们认知、欣赏且更加尊重传统手工艺。
下午同学们来到徽文化发源地——徽州古城。在这里大家欣赏到了更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徽派宅院、牌坊、祠堂等。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让同学们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 途径陶行知纪念馆,馆内有行知先生少年就读的崇一学堂,还陈设了他的大量书籍、文稿和书画作品。同学们一同参观拜谒,对行知先生的生平和教育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夜晚临近,一场精彩的黄梅戏演出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是徽州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以其婉转动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而著称。演员们精湛的唱功和表演技巧,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高二(3)班 张欣冉
天气晴朗,阳光和煦,花山石窟的美景在灿烂的日光下显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15摄氏度的石窟清爽十分,给旅途中疲惫炎热的同学们一剂有力的凉爽剂,让人身心舒畅。
下午大家来到了饼糕博物馆,参加了亲手制作烧饼的课堂,不到1个小时的制作过程中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揪馅、揉饼、团馅、刷糖水,每一个小小的步骤都注入了大家满满的热情。
高二(3)班 李浩扬
在陶行知纪念馆,董学昌挥毫写下“大学士”三字,为这位年少有成的才子留下诚挚的赞颂。
悠长的文脉在徽州古城的楼宇间起承转合,从“知行知”到“行知行”的理念转变,是陶行知手持教育之笔书写下的珠玑。从校友的身份出发,陶的一生在展览馆中汇聚成点点星光,正如他所创立的育才中学校歌所唱:
观!静观大千世界!啄!啄开未知之门!飞!飞入神秘之宇宙!找!找出真理之夜明珠!
高二(12)班 吴雨墨
屯溪老街散发着优雅的文化氛围,仿佛置身于宋代徽派民居之中。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文化瑰宝,它让人们在追寻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高二(12)班 包玉卓
黄梅戏的魅力令我深感震撼,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贵传承。在舞台上,演员们高亢激昂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华丽的戏服,将我带入一个充满戏剧性和艺术美感的世界。这种戏曲形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保护的责任感。
研学的第三天,同学们来到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落——宏村。宏村始于南宋年间,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名。这里有壮丽恢宏的古徽派建筑,有精妙绝伦的徽派三雕艺术,还有含义深刻的楹联等。同学们在这里聆听着村民们讲述着祖先的智慧和勇敢,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传承的力量。
高二(3)班 薛尧夫
宏村终于到了!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青砖白瓦,和一片又一片攒动的红与蓝。同学们队列整齐,怀着好奇与憧憬走进了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古村,走过拱桥,仿佛踏过了过去与现实的分界;迈入古老的祠堂,享受着天井洒下的阳光,看见繁复而精细的雕花,更是使同学们全身心沉浸在了古老家族的氛围之中。走出祠堂,一棵翠绿的古树静静伫立在广场中央,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徽商的兴起与衰落,更见证了这具有丰富内涵的徽州文化的发展。
高二(12)班 顾仲琦
宏村的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了解了宏村的历史和文化,也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我相信,这些知识将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宏村的独特魅力,它的建筑风格、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都让我难以忘怀。我相信,这次研学之旅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
这次研学实践之行带给我丰富的收获和受益。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我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巩固,更深入了解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同时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我不断调整思维,积累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教育让我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需求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高二(12)班 潘豫立
三天的安徽之行结束了,徽州的人文风情将长久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