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金中“医结金南”社团课迎来了本学期第六讲——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的主任医师李勇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奇妙的心理世界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讲座。
李勇主任带来了大量有趣的图片,在互动中让同学们形象地理解了感觉的规律,知觉的完整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记忆与遗忘,思维类型等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心理问题,不容小觑。李勇主任介绍,社会上大约20.5%的人有心理问题,“目前约35%的青少年具有心理困扰表现,其中初中生占15%,高中生占20%。”对于心理问题,医生们的建议是: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厌学、学习(考试)焦虑、逆反心理、网络成瘾、强迫症等,李勇主任带着大家对这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了大体的解决方向:
以厌学为例,当事人往往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想获得好成绩。对自身期望高,心理压力大。二是小学与初中、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过大,三是家庭问题,四是存在厌学诱因——人格培育不良,自暴自弃、易走极端、常推卸责任。
而有类似情况的青少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调适:
· 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名次,找准位置
· 调整心态、适当降低目标
· 让目标变得更加快乐,诱发学习动机
· 激发超我,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 每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人都是“超人”。
· 思考发现机遇,拼搏成就人生。
· 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接受这一现实,焦虑就好多了。
· 人的一生充满选择和决定,接受这一点,你就会变成一个自由的人。
课上,李勇主任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感觉规律、记忆遗忘规律、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措施……我们受益匪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讲解知觉的特点时,李勇主任给我们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这提高了我们的参与度,也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高一5班 韩业彤
感觉对比,感觉适应,知觉的完整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等专业知识充满趣味,"动与不动”的互动妙趣横生。
同时,李医生还分析了我们焦虑的原因,如自尊心过强,期望太高,并提出建议:正确对待,找准位置,调整状态。的确,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数由"期望值”——或是来自父母或是来自自身——导致。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人,都是超人!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接受这一现实焦虑就会好很多。愿大家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积极迎接每一天!
——高一6班 胡秋怡
即使医院繁忙的事务拖住了他的脚步,李老师依然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或许这便是医者对时间的珍惜与把控,对效率的追求。他毫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的故事很快把我们带入话题,一张张视错觉图片,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双眼,人脑的神奇在他的生动讲解下留给我们深刻认识。或许真如他所说,人之所以是最高级的动物,是因为我们有智慧,而大脑便是我们智慧之源。仅仅几十分钟,却道出多少真理,人脑的智慧,也需要我们善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啊。
——高一4班 吴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