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金中“医结金南”社团迎来了本学期第八讲——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副研究员王颖毅医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科学发展史上的故事与事故”的讲座。
王颖毅医生由外科定义引入,用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外科学的历史发展,并简要概述了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趣的互动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外科,感受到了外科发展的艰辛与曲折,了解了我们生活中与外科学息息相关的一些事实。
外科,不是处理身体外部的病痛,而是通过手术或手法治疗疾病,是一门以手操作为特征的学科,与之相对的内科则侧重于运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当然在当今社会,内外科的界限已没有那么分明,很多疾病往往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方法。
聊聊外科史上的大咖们
外科的历史要从四大文明古国说起。四大文明古国见证了外科的起源,那段埋没在废墟之中的历史,为医学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进步添上了璀璨一笔。
在公元前五千多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男性颅骨,这个颅骨上有一个孔洞,洞口光滑,割面均匀。经过分析,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洞是男子生前打出来的,打完洞后,该男子还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这是一例成功的颅骨环钻术。
在古埃及,埃德温纸莎草文稿广为人知,这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医学著作,由莎草纸写成。
而古印度人是整形外科的第一个发明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一位名叫妙闻的印度医生成为外科之父,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和外科学著作。他记录了超过一万种疾病,描述了如何药用数百种植物,并写下了执行许多不同外科手术的说明。
在欧洲,外科有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塞尔维特发现肺循环;哈维创立“血液循环学说”;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莫顿使用乙醚麻醉来减轻病人痛苦;李斯特普及外科消毒法,大大降低手术死亡率……前辈们用他们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誓要将外科发展推向巅峰。
“医者仁心,无愧天地,无愧内心。”听完了王医生的讲座,外科的发展史带给同学们的是震撼与感动:原来在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先驱构建了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完整的外科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