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主页  | 语文
新课标语文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认识自我
体验情感
感悟自然
关注社会
走近经济
传记
诗歌
科学小品
议论文
新闻
散文(1)
散文(2)
小说(1)
小说(2)
戏剧
古典诗歌(1)
文言文(1)
古典诗歌(2)
文言文(2)
文言文(3)
 
(二)选修课程
系列一    诗歌与散文
 
1、现当代诗歌选读
内容:通过选读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诗人及舒婷、海子、席慕容等现当代诗人的诗歌,学习鉴赏现当代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现当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强调诗歌的诵读,通过涵咏品析,了解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其代表诗人的创作风格,注重个性化解读,鼓励尝试诗歌创作。
目的:培养品读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力,陶冶性情,涵养性灵,培养诗歌的创作能力。
要求:
(1)学生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课余阅读大量现代诗歌,并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须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2)学生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在期末须按要求完成一篇现代诗歌评论。
2、新诗选读
内容:选取新诗诞生以来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性诗歌作品,进行赏析式阅读。
目的:在对经典名篇的阅读中,感受新诗区别于旧体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在开放性的解读中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自己的发现,能就作品的某一方面作出自己的评述。
要求:36课时;评价方式:开放式考试和考勤等。

语文1
语文2
3、唐诗宋词选读

内容: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为重点,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唐诗宋词的形象和意境,探索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主张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提倡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并作出恰当评价。
目的:培养品读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诗歌的鉴赏力,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提高文学修养。
要求:
(1)学生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余阅读大量诗词,并背诵相当数量的唐诗宋词。学生须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2)学生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须按要求完成一篇论文。
4、现代名家散文导读
内容:通过选读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冰心、梁实秋等现代作家的散文,带领学生鉴赏散文作品。以“课上精读、课外泛读”为原则,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鼓励学生进行散文创作。
目的: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雅正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散文的领悟力与感受力,提高散文创作能力。
要求:
(1)学生须在老师指导下能在课余阅读大量名家散文,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学生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须在期末完成一篇散文创作。
 
系列二     小说与戏剧
 
1、鲁迅小说研究
内容:了解鲁迅小说的特点,分析鲁迅深刻而独特的思想,鉴赏鲁迅在特定时代下的本色语言,领会鲁迅的机智和幽默,感受鲁迅笔下各个主人公不同的悲剧命运和人物形象,学习鲁迅行为和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
目的:了解鲁迅小说的风格,认识鲁迅所揭露的病态社会和他的整个精神,即:革命的爱国主义、战斗的人道主义和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思国民的劣根性。
要求:
(1)课外广泛阅读鲁迅的小说,扩大阅读量。
(2)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包括讨论练习和书面作业)
2、现代名家小说导读
内容:通过讲授鲁迅、老舍、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现代作家的小说,指导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讲解现代小说的艺术特性。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了解不同流派的名作家的创作风格,鼓励尝试创作小说。
目的:培养阅读现代小说的浓厚兴趣,从优秀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要求:
(1)学生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课余阅读大量现代小说。
(2)学生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在期末须完成一篇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的文章。
3、中国古典名著导读
内容:阅读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断,学习其中的语言艺术,了解全面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和个性的人物形象,体会文中的精深文化,品味中华文化经典超凡独特的魅力。
目的:正确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古典名著,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我们优秀的名著中汲取思想、感悟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学生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素养。
要求:
(1)按时保质地完成老师布置作业。
(2)采用泛读形式,对四大名著文本有基本的了解。
(3)学生在期末须完成一份鉴赏评论文章。
4、中外戏剧选读
内容:选读观摩若干中外戏剧(包括影视剧)的经典作品。古代戏剧名著如《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现代戏剧名著如田汉、老舍、曹禺的作品;外国戏剧名著如莎士比亚、果戈里、莫里哀的作品。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目的:了解中外戏剧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文化常识,学习欣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对戏剧作品具有欣赏兴趣和初步的鉴赏能力。
要求:
(1)学生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课余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
(2)学生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在期末须完成一篇论文。
 
系列三    新闻与传记
 
1、新闻写作
内容:捕捉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贴近实际、贴近那生活的重要信息,关注青年热门话题,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与最新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等。
目的:以阅读景点新闻作品为基础,了解新闻通讯作品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分析观点和所报道事实之间的关系,知道搜集和处理素材的一般要求;学习写作新闻(消息、通讯、特写等等)。
要求:36课时;评价:考试和考勤等。
2、名人传记导读
内容:
1、推荐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2、从阅读篇目中提取传记文的写作方法和阅读方法;选择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启示;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感受作出评价;通过阅读,大体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要求:
(1)按时完成讨论作业与书面作业。
(2)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观看影视作品、举办的读书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等活动。
(3)按时完成符合考核标准的传记。
3、《史记》导读
内容:选取《史记》精彩片断欣赏,了解古典传记体的特点和体系,认识传记作品的史实性和文学性,品味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细腻的心理和鲜明的形象以及丰富多彩而创造性的语言。
目的: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了解不同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学习并借鉴文本中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法。
要求:
(1)按时出勤。
(2)按时按质地完成作业。
(3)期末完成一篇研讨论文。
 
系列四    语言文字运用
 
1、修辞和写作
内容:本课程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概说、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语言的声音美、修辞格的运用及典型文体写作中活用修辞。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培养在写作中自觉选择、运用现代汉语修辞一般技法的意识,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写作语言。
要求:
(1)学生全勤参与,认真、准时上交常规作业。
(2)能运用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主动探究,与小组成员和谐协作。
(3)有意识地运用多种修辞技法,独立完成一篇作品,并初步体现出个性化的语言倾向。
2、口才与交际
内容:本课程以活动为主,通过情境表演、专题演讲以及互动的活动形式,掌握基本的交际能力。
目的:强调表达和交流,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水平,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锻炼自己的辩才,更全面地发展个性和创造,具备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的素养。
要求:
(1)能大胆参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期末上交一份交际实录。
3、应用文写作
内容:本课程选取一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应用文种,分日常应用文、行政公文、事务应用文、财经应用文、法律应用文五个范畴,精选范例,设置情境,模仿写作。
目的:培养根据现实需要应用文字的能力;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要求:
(1)全勤参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2)收集常见的语言应用案例并进行分析。
(3)期末完成一份应用文写作,提交应用文收集本。
 
系列五    文化论著研读
 
1、先秦诸子论著研读
内容:本课程选择先秦诸子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
韩非子等)有代表性的文章或者片断,进行阅读探究。
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
要求:
(1)全勤参与,认真按时完成规定作业。
(2)自觉阅读诸子论著,遇到文言障碍能借助工具书解决。
(3)深思好问,能辨证地看待古代思想文化。
(4)能选取一个角度评述某个流派的思想文化,期末完成一篇论文。
2、中华文化寻根
内容:本课程可选择的内容专题,可包括民族、氏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风俗、艺术、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等等
目的:通过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以激发爱国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关心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要求:课程36课时;2学分。获取学分方式:考勤、作业以及论文三结合。
3、《人间词话》选读
内容:《人间词话》是重要的近代文艺美学论著,也是古代诗词曲鉴赏的典范之作。选择若干则词话精读,或围绕几个专题而重点加以研读。
目的:初步领悟王国维词学、美学理论的民族特色,以及它所受的外来影响;帮助欣赏诗词曲作品,提高运用理论观点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
要求:
(1)本课程36课时,2学分。全勤参与。
(2)应侧重以作品鉴赏的角度领会其基本理论观点。
(3)获取学分方式:考勤、作业、论文三结合。
 
(三)校本课程(略)
 
目前可开设以下专题:《人文与审美》、《影视欣赏》、《中国古代寓言选读》、《戏剧与现实审美》、《俄苏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文艺心理学》、《IT•E代•唐诗》、《婉约词欣赏》、《诗化的王国(唐风宋韵)》、《余秋雨散文赏析》、《<庄子>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维纳斯的历程》、《<诗经>选讲》、《百年中国的五代学人》、《日本文学和文化》、《现代派诗歌》、《<国风>赏析》、《中国古代诗歌的概况和欣赏》、《<论语>点读》。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