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主页  | 英语  | 网上荣誉室
从教杂感(七)

从教杂感(七)

金陵中学  彭昆湘  08.6.20

 

什么是才?才是一种高超的技艺,能力。

才有大小高低之别,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有文才、理才、工才、军旅之才、文艺之才、体育之才、从政干才等等。各种才艺绘出了社会的多姿绚丽,成就了大千世界,谱写了春秋史卷。

名人可谓大才,或居高位治天下,或硕果惊天,芬芳万里;平民百姓可谓小才,做工、务农、经商、服务,为社会之不可或缺。

有人文理兼通,有人能文善武,有人既是学术大师,又可官居要职,这是少有的通才。有人琴棋书画皆为精湛,可谓多才;有才有德,忧国忧民,是为贤才。

在中国,若进了大学,就可成为白领,视为国之良才。在大学,职业学校毕业生猛增,就业率渐低的当今时局,若能创办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尊为奇才。…。

望子女龙凤腾飞,光宗耀祖,这是中华民族世代沿袭之风。为了孩子成才,从幼儿园到大学,父母不惜重金血本,倾一生之积蓄,择名校,请名师,入竞赛班、训练班、辅导班、补习班。许多农民为了给孩子交学费,夫妻双双进城打工,餐风露宿,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有的到处借钱,家负重债;有的卖血攒钱,凑足资金。

身为人师,面对社会的需求,人民的重托,学子的渴望,如何倾才思,尽心力,培养出高质合格的人才,这得用良心作出回答。

我们不能玩忽职守,懈怠职责;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不能花拳绣腿,华而不实;不能故弄玄虚,招摇过市;不能阳春白雪,和者甚寡。切磋教艺,提升效益,探知、教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格要求,深情关爱,课内课外两处发力,视学生为儿女、弟妹,…,似此,何愁教不好学生,何愁弟子不成才。

培养学生成才,为师者须得有才。须得才德并茂,才为正用。

注重修养,日必三省吾身。观诸子百家,读春秋论语,看三国红楼,吟古文观止,诵唐诗宋词,从中我们会丰厚自身底蕴,禅悟其中深道。国学之美,经典之妙,美在文辞,妙在明理,大气磅礴,深睿豁达,文情并茂,酣畅淋漓,字珠句玑,振聋发聩。

教坛大师无论文理皆文理兼融。南师附中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数学老师严济慈,学术专深,文理出众,后成了大学校长,国家院士。金陵中学原校长岳燕宁是中学物理界的名人,而他的国画、书法、文笔、歌喉都令许多同道人汗颜,因而师生折服,至奉为尊。

一所百年老校,要多出这类教坛大师,凭藉这些能工巧匠,带兴一批后起之秀。金中若能多出几个教坛才子,则是金中的幸事。时事造英雄,愿有志者在金中这个高台上争芳斗艳,愿真正有才的人淡泊些头衔名利,注重真才实学日日长进。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