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杂感﹙三﹚
金陵中学 彭昆湘
一所中学要办得好,一定要有良性循环链。循环链由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学生、家长四个方面构成。四良则形成良性,其中出现一劣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障碍。形成四良的关键在主要管理人。他们的能力水平、决策指令、人格魅力 、亲和力度、目光眼界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学校的前途未来。
教师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体现者,一支经过筛选,锤炼的精干教师队伍方能使得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有声有色,颇有成效。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很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教学与科研是个体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本身的高素质和上进心。同时,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来保证教学与科研出成果。
科研水平的检验是比较容易的,而教学水平的检验却十分复杂。听几节课,翻几本作业本,查几次考试分数,看学生评教反馈,这些都不能准确评定一个教师的真实水平。
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全面综合评价,应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知识水平、知识面的广度、驾驭课堂能力、解疑释难能力、分析教材能力、命题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教学论文撰写能力、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团结互助精神、关心学生程度、师德人品、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等。这些情况的准确知情者主要是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学校不应也无需苛求教师条条达标、面面出众。一个组的教师若能做到长短互补,那就能达到整体综合水平居于高层次,这个组就是一个战斗力十分强的集体。
学生评教价值意义何在?这是一个必须弄清的问题,它关系到学校是否能确保良性循环。如果学生的评教能够促进师生友好关系,则必然促进教学,调动激励双方的积极性。反之,则破坏了师生友好关系,助长学生中的歪风邪气,破坏教学的良性循环,使得正常教学无法进行。而现在但凡进行学生评教的学校,都出现后一种情况。每次评教之后学校都会掀起轩然大波,出现许多后遗症。有时,甚至有哭诉的,有怒骂的,有上书的,还有乘机诋毁打黑枪的。为什么这样一个多弊少利的评教非得要年年搞呢?我问过市内外不少学校领导,有的说这是上面规定的,有的说只有学生才
现在的评教完全是背着老师运作,老师没有知情权,没有述职权,没有解释权,没有申辩权。说你黑你就黑,说你白你就白。老师给学生写毕业鉴定都要先给学生过目,学生同意签字
现在有的学校一些“高智商”者巧妙左右学生,给所有
和谐是安定团结的根本保证,人心凝聚是一个单位蒸蒸日上的首要前提,奉老师为上帝,是高明领导行事的一项宗旨。学生评教在诸种评价因素中充其量只能占百分之二十(这是指科学合理,尊重人格,无暗箱操作,反馈准确的评价),而有些学校竟然大肆张扬学生对老师的不准确评价结果,人为夸大其价值,结果伤害了许多教师,弄得校无宁日,师颜扫地。得也?失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