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教科研“个人课题”申报材料
政治课教学艺术典例研究
金陵中学 王鼎宏
一、背景及意义
我们的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政治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有来自理论方面的,也有来自实践方面的。政治课变化大,政治课难上,政治教师难当,已成为众人的共识。
究其原因,评价实践问题突出,评价主体单一,学生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千人一面,严重压抑人的创造性和个性;评价内容单一,特别是只关注对学业成绩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品德、身心、实际表现等方面发展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对知识体系和现成结论的记忆情况,而基本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知识进行探究实践的能力;不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尺度上相互比较,造成对学生的误评价,同时又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积极性。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高考升学的道路上,如何从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艺术的角度,为政治课把脉开方,摸索一些切合实际的教法典例,供教师借鉴,解师生之惑,是本课题研究之初衷。它有助于提高师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激发教与学的热情,提高教与学效率;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明辨道德是非,增强荣辱意识,把握真善美的尺度,提升师生的人生价值。
二、内涵界定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者,循超逸之快感。思想政治课要有艺术介入,形式服务于新课标、教学主旨,弱说教灌输,强潜移默化,轻教学结果,重教学过程,淡功利色彩,浓人文精神。课堂上,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就愈大,他们便在愈大的范围内复现教师自身的形象、信念、追求、创造。
三、研究目的
政治是灵魂。政治教师的使命就是在受教育者心田里培植崇高的理想信念。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改教风,达到科学渗透地教;二改学风,达到生动活泼地学;三改考风,机动灵活地考。
我们应该有效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网络,小处着眼,重点突破,齐心协力,整体构建,推动教学方法改进,推动和谐发展,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地学,又灵活机动地考,既有共性的共长,又有个性的张扬,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处处是创造的天地,人人是创造的主人”殿堂。
四、内容
1、 课堂类型研究。
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前后课之间的联系等因素,正确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课,就可以使所上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保证整个教学的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知识、技巧和技能。
课堂类型大致分为三大类:程序课、质疑课、应试课。三种课型交替进行,变化多端,不可胜观。
2、 课堂结构研究。
课堂结构主要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所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发配。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布置练习。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的安排课的结构,不要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以免造成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3、 备课环节研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有专攻。一攻教材,二攻学生,三攻教法。落实到写出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目,课型,教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其中,教学进程是主体部分。
备课三境界:在备课中生活,在生活中备课,生活就是备课。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4、 上课环节研究。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现行评课标准大多繁琐,操作性差。应从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语言清晰、师生互动、组织有序等几方面评课。整个课堂流程“生动、严谨、科学、发展”,有独到之处。
5、 学业评定研究。
评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考查,包括课堂提问、检查作业、时政评点、书面练习、课堂测验、角色扮演、室外表现等。其二是考试,一般有月考、段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和选拔考。
考试命题、难度把握、评分标准、评讲试卷、表扬批评等。
五、理论依据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育学(教育本质、教育目的、中学生年龄特征、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任务、教师素质等部分);心理学(心理的生理机制、心理的发展、感知觉、注意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记忆的一般规律、思维的一般特征、想象、创造性思维、情操、信念、意志、习惯、性格、气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青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精神生产概论;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论著;经典著作有关论述。
六、步骤及方法
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总结34年教学经验与教训,搜集分析典型教学案例,时间2006年5月至8月;二是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大胆实践探索,积累感性材料,时间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三是整理资料,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撰写论文,时间2006年3月至8月。
采用边学边干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方法有课堂合作教学法、教材
文献研究法、时事精点复习法、自主学习感悟法、实践活动探究法等。
七、合作、指导伙伴
南京师大附中党委书记、特级教师陈履伟。
南京市中小学教研室政治教研员陈宗杰。
八、成果呈现方式
1、写一篇论文或出一本专集,初定名为《政治课教学艺术典例研究》。
2、出一张光盘,记录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供教师研究用。
3、开一次汇报会,全面、真实地展现政治课教学艺术典例。
九、课题创新特点
小,角度小,经费少,适合个人研究;新,与教学联系紧密,研究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学的过程,就是开发、运用成果的过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操作性;实,比较实在,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以上是对本课题的处步设想,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使课题逐步完善。
本课题方案研制过程中,得到原市教科所赵炳红同志的指点,借此致谢!
2006年4月26日
政治课教学艺术典例研究
一、总论
背景及意义
内涵界定
研究目的
二、课堂类型研究(程序课、质疑课、应试课。)
三、课堂结构研究(检查复习,讲授新知,布置练习)
三、备课环节研究(一攻教材,二攻学生,三攻教法)
四、教学过程研究(生动、严谨、科学、发展)
五、上课环节研究(起步、稳住、机动、互动)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语言清晰、师生互动、组织有序
六、课堂反馈研究(课堂提问、检查作业、时政评点、书面练习、课堂测验、角色扮演、室外表现)
七、学业评定研究
八、后记
统贯教材(经济、政治、文化、哲学)
长短适宜
叙论并举
• 直面难题(人都是自私的吗?)
• 真知(求真理)东北“何时亡”?
• 正直(讲真话)深圳“有剥削”?
• 真挚(叙真情)军界“爷翻案”?
• 开课:人都是自私的吗?
• 活动:走长征路,铸红军魂
• 备课中生活
• 生活中备课
• 生活是备课
活动:1+1=2
1+1=100
备课有专攻 课型能变通
师生要互动 评价应补充
开课: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