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中美班2017届毕业生录取喜报
首先,恭喜中美班2017届全体47位学生:12名同学被排名前30的美国或加拿大名校录取,占比26%;43位同学收到排名前50的名校OFFER,占比91%。全部学生都收到了排名100以内的美国或加拿大学录取通知书。祝贺2017届中美高三全体师生!
但是,一组冰冷的数据并不足以概括这一届中美高三。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不一样的申请季,给走在出国路上的和将要踏上出国留学征程的你们一个参考。
2017er们从入学以来,一直都不是老师们心目中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却是被所有中外方老师一致看好的一届,是老师们最爱教的一届。因为他们身上拥有那些潜在的吸引人的气质:努力不乏创造力,团结不失个性,懂得包容,愿意分享,自信、阳光,坚毅地忠于自己的梦想和初衷。于是47个孩子可以做到三年自始至终的学术严谨,在求学的路上不浮不躁。
学生分享篇
八个录取UCLA的孩子,无一不是在课堂上勤奋、踏实的典范,男孩们可以把球场上的拼搏精神传染给身边所有人,女生也可以用自己的文静、细腻感染同窗。李思源不羁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他的自信与理性,总是带给身边人最大的惊喜;胡宇泰思考时的冷静注定了他做任何事都会从容不迫;章尔菁在班上总是用最多的笑容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而费雨晴则是安静地做着她的学问;周奕伟的考虑周全是三年里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为我们化解生活中一次次的危机;陈昌豪拥有所有人最爱戴的称呼“昌妈”,诠释了他暖男的体质;林睿温和的个性下,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决策力;祖业阳独立、阳光,有担当,有魄力。
两位女生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八位学生录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林睿、周奕伟、费雨晴、陈昌豪、章尔菁、胡宇泰、李思源、祖业阳
申请季,我的每一份申请都是自己亲手做的,每一篇文书也是自己熬夜构思出来的,展现了最真实的自我,很摆。中美三年,我伤心过,奋斗过,无怨无悔,有梦想不去追的青春是无力苍白的。我庆幸自己的高中三年,学习之外,有篮球,有兄弟,有值得我回忆的美好青春。
——2017届中美高三1班李思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亚理工学院/RD)
未曾想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赏析家,可以观看一部电影而知其理;未曾想过每个人都是一个艺术家,可以从一幅画作中看出历史;也未曾想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导演,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感情。但在中美班,一切便是可能。
——2017届中美高三2班胡宇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RD)
无中介,无EA/ED,目标UCLA--这是我的申请季标签。整个大学申请,借助中美班老师们的资源,完全没有中介的参与,我是百分之百DIY的。这份独一无二的申请给招生官展现最真实的我。大学申请是挑战,更是反省自己的过程,只有自己从头到尾全身心的参与,才能写出打动自己的申请,也才能打动招生官。
——2017届中美高三1班祖业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RD)
其实你永远也猜不透大学招生官的心思,所以不要期望着只有某一方面特别好就能得到大学的青睐。就算有这种情况,那也是个例,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运气”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尽自己所能,得到满意的成绩,做有意义的活动,写出关于自己的文书,踏踏实实完成每一步。这样你才能坦然面对着最后的录取结果—不论好坏,并对自己说:我不后悔。
——2017届中美高三2班费雨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RD)
左/张昀萱;右/袁佑涵
袁佑涵的执着坚持,张昀萱的淡定从容是他们身上闪亮的标签,三年的生活中,他们用自己感觉最舒适的方式用心呵护自己的理想,自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结果。
我在2016年夏天,一人拖着行李去了哈佛,在哈佛呆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那是一段及其美妙的日子。在那里,我渴望学到更多。两个月内,我在波士顿音乐节被警察盘问,给食堂里难吃的饭食自己加调料,在古老的散发着书香的图书馆流连忘返,参加哈佛的社区合唱团每周训练最后汇报演出,为了赶上一点的课,在路上买了个猪肉卷就拎着往教室冲。那段时间,终将成为我人生难忘的回忆。
——2017届中美高三2班袁佑涵(康奈尔大学/ED)
做最真实的自己。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在这个申请季,在写了那么多篇文书之后,回首看去,那个时候自己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也许是整个申请季带给我最好的一课。文书并不是一场浮夸而虚假的秀,而是一个真实而朴素的讲故事的平台。
——2017届中美高三1班张昀萱(波士顿学院/EA)
左/翟宗源;右/曾若曦
高中生活不如歌里唱的花样年华一般绚烂,现在回忆如同蒙太奇一般琐碎、闪亮却也平凡。上学路上背新概念,课间背单词写作业,回家复习读书,连普高的语文课本也拿来读,变着花样拼命用知识充实自己。学习本身是愉快的,所以考试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的规则,保持好的状态,在保留做题感觉的同时给自己一些发挥潜力的空间。祝福我们年级的准大学生,中美班茂腾腾的后生也加油吧!
——2017届中美高三1班 曾若曦(纽约大学/ED)
在ED阶段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梦校当然无可厚非,但也确实要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准选择与自己成绩匹配的学校乃至以自己成绩较为容易录取的学校以期风险最小化。
——2017届中美高三1班翟宗源(纽约大学/ED)
老师分享篇
——加州大学体系申请总结篇
在出稿前,笔者第一次听到外教们主动要求为这届高三写点东西。他们是孩子们课堂上的引路人,也是见证了三年成长和蜕变的人。他们和中国老师们一样,也会记得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为他们感动,为他们自豪。
“Thisis a very special class. I really admired not only how much they cared andrespected one another, but also how seriously they prioritized the UCLA courses.The UC system is lucky to have this group."
——Dr.Justin Zackey, Associate Director, UCLA Global ClassroomProgram
(译文:这是一届特别的学生,我欣赏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护和尊重,更欣赏他们在UCLA课程中的投入和严肃,加州大学体系非常幸运能拥有这一届学生!)
"Myheart swells with pride and respect when I think of this graduating class. I recall their tireless, good-natured determination in AP World History thatresulted in exams that blew away the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grading curve; their engagement with US History, in both the regular and thePopular Culture courses. In their academic work, they have proventhemselves ready for big-time university life. But even more than theclasses, I recall their collective energy, their inquisitiveness, their humorin good-natured tweaks of my classes (“you can go to heaven, because you havealready been through the hell of AP World History”), our conversations outsideof class about various current events and, of course, Trump. Irecallseeing them help each other, a lot, a vision that is always inspiring. Asthis class moves on, ZMB will miss them dearly, but they should know they haveleft their mark on the program, and in some ways, their influence will neverleave. "
——Dr.Eric Altice UCLA History Lecturer
(译文:这届学生让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尊重,他们在历史课上无怨无悔的投入在全球统考中打破了传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学术上,他们已经证明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准大学生。课堂之外,他们的凝聚力、洞察力在属于他们的幽默下不断拓展着我们的话题,我们之间无数次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模样让人动容。相信2017届高三会成为我们老师将来很怀念的学生,他们已然在中美班的历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的精神也会传递下去,影响深远。)
录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25位学生合影
确实,在今年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严峻申请形势下,中美班的孩子不仅总体水平在上升,更在加州大学体系的申请中独占鳌头:2人录取伯克利分校,8人录取洛杉矶分校,14人录取圣地亚哥分校,20人录取圣塔芭芭拉分校,25人录取欧文分校,19人录取戴维斯分校。虽然最后每个人选择的去向并不一定是加州,但是在这个体系的录取结果中,我们看到了美国大学对中美班孩子的认可,也是这份认可将我们的毕业生推向了更高的高度,每一年都在各个档次的大学中稳步推进。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乔治亚理工、南加州大学、罗彻斯特大学等都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名校辐射在越来越广的学生中。
回顾他们三年的时光,我们看到,这群孩子在学术上是最投入的一届,他们不仅在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里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UCLA大学课程中也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学术上的保障,活动中的坚持,和老师们无障碍的交流,成为这届人数最少的中美班获得不俗的申请结果的重要因素,也可以预见到,他们将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获得长远的发展,会站上更高的平台。我们期待,我们关注,我们会为大家持续更新2017er们在将来的发展!拭目以待!
中美班招生公告
中美班将于2017年4月22日上午9:30在金陵中学科学馆报告厅召开招生宣讲会。
中美班招生qq群:
532849671
中美班招生电话:
025-84786330/84786320
中美班招办地址:南京市中山路169号金陵中学汇文楼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