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国际交流  | 动态新闻
AFS国际文化交流-----金陵中学外语组 胡晓然

    本人通过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于2005年8月―2006年6月间作为访问教师在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堪萨斯州的首府托皮卡市(Topeka)的西门高中(Seaman High School)工作交流一年,并于在该校访问期间,参观访问了一些其他的学校。堪萨斯州位于美国中部,人口约两百七十万,其中白人比例约占人口总数的83%,非裔美国人约占5.7%,而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当地的拉美裔美国人占7%, 当地有比较浓厚的墨西哥文化。在这10个月期间我主要在该市的县立高中交流访问,并对另一所该市最大的市立高中,以及该市的小学做过短期访问,并被受堪萨斯州最大的城市的一所公立小学邀请,进行了短期访问。堪萨斯是美国农牧业大州,Topeka是一座典型的美国中部中小型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繁华的商业,有的只是一望无机的平原,草场和种满玉米,黄豆等的农田。在这儿我深刻的体会到那句话“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没有车,在这儿寸步难行。家家户户都有车,而且几乎是人手一辆。如果说这让我这个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中国人花了很长时间适应,而美国中部对宗教的信仰和人们的思想信念则是让我看到了一个与我曾经看到的,接触到的完完全全不同的美国。
    作为一名交换教师,这10个月在美国学校的亲身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所在的西门高中(Seaman High)是本地相当好的一所高中,这所高中所在的社区是以美国中产阶级白人为主的,所以这所有800学生左右的学校,有色人种的比例应该是非常低的。由于社区背景比较好,学校的资金来源也就相对比较充分。现将这10个月记忆中的零碎片断总结如下:
1.美国学校的校园
    这里的学校大多数只是一栋建筑,而且是只有一层的建筑,校园中几乎没有任何修饰,却有巨大的学生停车场,美国的学生15岁就可以架车上学。当我将金陵中学百年老校的校园照片展示给那里的老师和学生看的时候,他们是赞不绝口,都不敢相信这是一所高中学校的校园,都认为是大学校园,更是有很多学生激动的说要到中国,到南京来上学。
    老师并没有像中国老师那样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所谓的办公室被称为老师准备室,由于学生是跑班上课,所以老师更愿意留在自己的教室里,因为老师自己的教室都是固定的,理所当然的老师们也就把教室作为他们的办公场所。

2.美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发达的网络
    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设备的技术含量上比国内要高,但老师在教学上需要的设备和技术还是很充分的。所有的老师都有手提电脑,但教室里并没有投影仪。如果老师需要在上课时使用,可以到学校的媒体中心借来使用。而很多教室放映机或电视机都是老师自己购买的。而老师最常用的设备是教室里投影仪。在老师的休息室里有一台多功能复印机,无论什么时候,需要多少份,老师都可以自己到休息室使用,这不禁让我想到国内我们学校老师需要复印材料的麻烦。

 

 


    这就不能不提他们校园网络的发达,所有的老师都有校内的工作邮箱,上班后从老师到后勤服务人员,包括办公室秘书,校长的电脑都是处于开机状态,并连接到无线网络,老师们甚至用邮箱代替了电话,常常收发的邮件就是一个问题,甚至约个时间。记得一天老师的洗手间的纸用完了,发现的老师就从网络发封邮件给相关的工作人员,问题就立刻得到解决。另外,所有的老师的电脑都有指定的打印机,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只要你找到你要的信息,或是完成了一份文稿,都可以随时通过无限网络在指定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同样对于需要使用电脑的学生,学校也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学校设置了学生机房,为学生查询资料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学校也备有可移动的机房,就是可以把多台手提电脑推到教室,方便学生使用的推车,这种推车还备有打印机,方便学生在教室使用电脑找寻资料,或完成作业后的打印。

3.美国学校的课程和教材
    公立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不需要购买自己的课本,一般是老师备有足够学生使用的教材,当新的一届学生入学后,通过对编好号的教材的登记,每个学生可以在学习本门功课期间使用教材,而当学生已经修完本学科,教材也就归还老师,留给下一届学生使用。老师也很少有固定的教材,通常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一定区域内(如学区)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师自己选择教材。甚至有的教材只有老师有一本,老师在上课是挑选需要的内容,并复印后分发给学生。
与国内大部分学校不同的是,美国的很多高中是4年的,也就是K12系统里的9到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到高三。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同样有选修和必修,而外语,如法语,德语等就是必修学科,所以在高中学习的最后半年,那些不想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很可能就已经修满所有的学分,并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不到校上课。在美国的课程设置中,所谓的人文学科,如文学,语言,历史,地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物理,化学却与国内恰恰相反,是很多学生避之不及的学科。

4.自修时间(Seminar)和集会(Assembly)
    我所在的学校每隔一天就会有一节课的自修时间,或自修课,约一个半小时,学生到指定的教室,有固定的自修老师,自修老师的作用有点像我们这儿的班主任,除了帮助学生的学习,还给聆听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这个时间也是学生找老师解疑答惑的时间,学生可以在上课是和老师约好时间,然后在自修的时间到老师处解决问题。另外,这个时间也是老师给学生考试的时间,因为每个老师都会有随堂的小测验或考试,而美国学生的活动比较频繁,经常有学生会错过考试时间,任课老师往往会利用自修时间给学生补考。
美国学校都会有全校或全年级的集会(Assembly),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有很多的集会时间,通常是某一天的自修课,从名称上看有点类似于我们学生大会,但其内容却更生动、丰富,重在学生参与。如,开学时,对优秀学生奖励的集会,有评选“校花”的集会,有乐队演出的集会,有的是让学生作关于最近某项活动的报告,还有的是让学生公开讨论校园中的热门话题或大家关注的焦点。总之,只要有一个主题,是大部分学生所关心的或有关系的活动,都可能形成一次集会。

 

 


5.美国学校的教室布置
美国老师的办公场所通常是自己的固定教室,自然花心思布置教室,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教室的不同的个性和氛围,每个老师都会花很多心血在教室的布置上。如英语老师会在教室外的墙上贴满英语的俚语和成语,地理老师的教室外会是地球和环境的卡通画,教宗教和神话的老师的教室外就满是希腊神话中神的图片。在教室里,老师都会辟出一块空地,作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用来展示学生的作业和成果。教室里的布置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季节的更替,和节日的气氛。圣诞节时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万圣节时幽灵的剪纸和南瓜等等,教室里永远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6.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在美国的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所在的中学的特殊教育大致有两块,一部分是给身体上或智力上有问题的孩子,希望能通过让这些有残疾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让这些孩子能更好的溶入社会。每当我看到这些露着纯洁笑容的有残疾的孩子,总是充满感动。另外一种特殊教育是给那些智力和身体上并没有残疾的孩子,但在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上都存在很大问题的孩子所准备的。在此不累述学校里老师的工作,想提的是老师们为让这些孩子能在毕业后自食其力所做的努力。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老师和当地的各种公司和机构联系,安排学生实习,并每周两次回访,保证学生能在他们喜欢和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同样也让这些公司和机构能更好的接纳这些学生。

7.读书的习惯
    在美国让我感到深深震撼的是看到他们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很好的读书习惯。在火车上,飞机上,候机室里,随处可见人们拿着一本书在读,在人们准备外出旅行时,通常都会随身带上一两本自己喜欢阅读的书。读书是学习的最佳途径,而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学校的教育。美国的学校教育鼓励学生读书,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反过来想,我们的学生有多少自己阅读的时间,而且阅读不仅仅是课本的材料呢?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讲,大量阅读原著作品,是学习语言和增加词汇量的重要和有效途径。而我们的学生被埋在题山书海中的时候,又怎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参观访问期间,在看到美国及其教育系统中值得我们学习和采纳的经验的同时,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相信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眼界,对国外的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在不久的未来,正如很多美国人所说的,中国必然成为世界的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