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追求革命的艰难历程 (49届校友 龙真材)
青岛
 
一、投笔从戎
19495月,怀着立志当兵强国富民的宏愿而决意参加的我,报考了南京二野军大。531日上午九时,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金陵中学)为一批参加二野军大的同学举行欢送会。隶属于基督教会的张坊校长致欢送辞,勉言有加,并恳嘱谓学校过去曾有之一切错误,希同学们予以谅解。并赠每位同学毛巾一条作纪念。
我被编入一总队三大队十四中队一小队开始预科学习,集体生活逐步改变着自由散漫习气;特别通过四个月的政治学习,初步确立了革命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观点。学习之余,偶而给同学拍些生活片断照片,大队政委邓克昌、刘吉林大队长知晓并报总队部,宣教科刘子铎副科长发给我二卷胶卷并交待拍摄学员学习生活和思想互助等方面的照片。102日,南京举行声势浩大的《世界和平斗争日》示威游行大会,华东军大和二野军大队伍的配备武器参加游行,我陪同刘吉林大队长沿途拍照。当时临近预科结业,政委探询我是否有意搞新闻工作,我表达参军习武的决心。1011日开始陆续分配,大队部通知我留下作“技术书记”,(相当于秘书)我向郭明昭分队长谈了个人想法,他很支持我的观点。第三天清早,两度去找大队长和政委,终于准许转入特科支队学习。
二、炮校学习
19491018日正式分配到特科支队,编入炮四队九班,被委任为副班长,建立革命军人俱乐部,被推选为负责宣传报道委员。当时特科支队办有“钢铁报社”,各队建通讯报道组,指导员为组长,我为副组长。特科学习预定一年,其中政治、步科各占六分之一,炮兵科占六分之四学习时间。
步科学习从辨别方位,利用地形地物开始,步枪、手榴弹的各部名称、构造、作用与步枪的拆卸和结合。学瞄准射击要领。1950年元月八日首次实弹打靶:每人一发子弹,全队中环的以四、五、六、七环为多,但也有几人吃了“烧饼”。安排我是最后一名,结果中十环,给了我莫大慰藉。打靶完了时已十二点,借得自行车四十分钟到家,因父亲刚从上海归来,谈到应晤陈毅市长,畅谈甚欢,形容陈将军和悦可亲,亲自扶他下楼。未几与父亲话别,依依之情,油然而生。“不要回头看”,父亲站在大门口高声说,我深切意识在鼓励我永往直前。
次日,董光副大队长总结打靶成绩,获得第一的我被特别提出表扬,并在钢铁报登载。尔后开始紧张的野外训练演习:晚间着装法和夜行军要求。经全总队进军大西南再动员后在元月十六日启程。先从浦口乘火车到湖北孝感,然后徒步行军。支队长洪炉青身挎挎包率领我们通常走在队伍最前列,日行百里,为及时赶到营地,不拉下行军距离,往往要“行军睡觉,走路尿尿”。到达蓿营地再疲乏也得首先打开水泡脚,借老乡稻草铺在牛棚猪圈内席地而卧,夜间还必须轮流值班放哨警戒。时任副班长的我,当轮值岗时,要带班查哨巡视。历经近廿天的步行军终于达到目的地——四川铜梁县。炮四队安置在一处大庙里,组织行军总结评比,个人卫生大扫除,人人一身衣服上都藏满了“革命虫”(虱子)。经对照行军竞赛评比条件,九班荣获“行军先进班”称号。驻地暂定后,首先执行宣传党的政策任务,肃清残匪,实行减租减息、反霸。每周我们都有步行川里羊肠小道去背粮、背煤、伐木,筹措建校任务。
奉军区指示,特科支队中的炮兵队组建为西南军区炮兵学校,由起义的国民党炮兵军官任教。为满足部队发展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学习内容和时间一再紧缩,1951年三月三日西南军区炮校首期毕业。在毕业典礼的同时宣布:接中央军委命令,欢送四、八队毕业学员前往沈阳军委炮兵学校(原中央朱瑞炮校)深造,学习喀秋莎火箭炮技术。第三天即整装开拔,途经军区炮司驻地——铜梁旧氏坝,孔从周司令员亲自迎送并讲话,勉励大家。
四月一日军委炮校五期开课动员大会,在沈阳东大营校部礼堂前举行。校长贾陶提出用“四个一”来纪念今日的开课,即一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二要一定下决心学好技术;三要一定完成教育计划;四要一齐动手办好学校。校长顾问号召大家努力学好技术保卫和平。全校新生精神振奋,虽站站足足三个小时也毫无倦意。
开课之前,首先建立各项学习活动组织,学习互助三人小组,把文化程度高、低和接受能力快,慢的学习编组,我兼任一个小组长。施行课余辅导,要求全员都能包教、包学、包会;团支部,革命军人委员会,校报通讯报道组先后成立.我相继在这几个组织中被选任副职(正职皆由教导员兼任)。繁重的工作压力,直接影响到自己学习专业技术课的精力,致使有的课目成绩平平。为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我决定在正常训练时间内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听课,抓紧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消化或做作业。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迅速上升,最后通过“三堂会审”的国家考试,除战术为四分外,其余各主要科目的毕业考试成绩皆为五分。19528月在军委炮校毕业。
三、国庆阅兵
19518月正当在校紧张学习苏联炮兵射击技术——喀秋莎火箭炮兵器之际,学校接到军委指令,要求临时组建两个反坦克炮兵连,参加1951年北京国庆两周年阅兵典礼。我队绝大多数同学被选中,除正常训练外,每日利用早操、晚饭后和周六半天时间进行军人制式训练,历时近廿天。九月三日晚,奉命坐卡车拖着7.625.7战防炮开到沈阳东站上火车,到达北京西直门车站,进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所属营房。为更好地完成这次阅兵任务,组成了阅兵部队临时党委,阅兵指挥部,以统一领导训练。一是人员的持枪立正姿势,向右看的敬礼动作;二是端坐在炮车上,炮车的行进速度和间隔,距离的保持,必须整齐划一,以显示出现代化军队的神威雄风。
机械化炮兵部队人员的受阅动作,除驾驶员外战士就是持枪立正、向右看,干部行举手礼以及端坐炮车上行进敬礼动作,每天操练五个小时以上。为确保姿式端正,动作整齐划一,不断采取个人、小组、班、排、连间的竞赛评比,鼓动情绪,减少枯燥单调操练,消除松懈疲沓思想。916日,在西苑机场进行了合成预检,整个受阅部队除骡马炮兵和机械化炮兵外,还有空军、海军、伞兵、步兵、装甲兵、坦克兵、民兵以军事学院的高级有干部学员队伍。聂总长和苏联顾问为预检首长,通过我们炮队时,他们微笑着点头示意,以表赞许。第二天给全体受阅人员作报告,总结了昨日预演阅兵中的优缺点,一致认为炮校学员组建的受阅部队进步快,显示知识分子领会问题快的特点。在发下新军服、新皮鞋后,炮兵再次进行预检,举枪一致的动作,整齐的步伐声,着实好听令人振奋!大队找来几名木工,给炮车上安装固定的枪托板,以保证炮车上人员所持枪支排列前后左右的绝对整齐,而对人员着装提出了合乎规定的更严格要求。二十三日仍由聂总长作预检检练。二十五日零时起床一时半出发,到达西苑机场后,首先洗擦火炮、车辆直到天明,换下衣服,深有凉意。这次是朱总司令亲自检查检阅,大家见了似比像片年青健壮得多,都非常兴奋!二十八日举行国庆大典前的现场合成预演,清晨二时半阅兵式开始,聂总长站在敞篷吉普车上快速通过受阅部队,随即进行分列式,炮车徐徐前进入三道门,可瞭望到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壮观,在蒙蒙晨雾中看不清主席台上的检阅首长,返回营地已近天明。
十月一日国庆大典前一天,紧张进行安全保障工作,特别对炮车的警戎保安。汽车各主要部位都贴上了封条。保证充足睡眠,十八时起床,检查着装,枪支,火炮,二十一时出发,街道上情景似与往日不同,行人多了,公安人员多了。为减除坦克部队前进转弯,让坦克也能置位于这条大街上,我们待命受阅点向前移几十米。擦试车炮到午夜后进铁道部大楼在过道休息。凌晨二点多出大楼解手时,街道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行人,五时,两旁街道已不断穿流着有组织的群众队伍。我们又清除一遍火包上的尘灰,换上毕挺的军服,相互检查着装,显得挺神气!每人领茶蛋四个,两个大苹果作早餐(据解释是按历代传统,受阅人员既有营养维持体力,又不为需解手而苦)。
十时整,国庆二周年庆典阅兵式开始,朱总司令站立在敞蓬吉普车上由聂总长所乘吉普车紧随,缓缓驶过东长安街前的受阅部队,随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宣读命令。分列式开始,随着军乐声的变换,我们端坐在炮车上,完全意识到走在最前的是徒步队伍,摩托机械化兵种。基兵、步兵、骑兵、37高炮营、75高炮营、探照灯营、57战防炮营,762战防炮营,122榴弹炮营,132火箭炮营、152榴弹营,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坦克部队,最后是群众队伍。炮车徐徐前进,历经多次演练,情绪异常稳定。是时正刮西北风,风向帮了端坐在第四辆炮车的人员的忙。作为扮演副指导员的我,对“向右看”口令听得很清楚,确保了全连运作的整齐一致。从炮车接近主席台到“向右看”全神贯注凝视,见台上观礼人员很多看不清,唯见有一举手还礼的高大的身驱,啊!这一定是毛主席,中国人民解放的大救星!阅兵台对面广场群集少年先锋队员,白衣红领巾分外鲜艳夺目。分列式过后,炮车一辆接一辆往加营驻地奔驶,道路两旁人群挤挤,特别在交叉路口,列队的孩子们频频呼喊招手,让我热血沸腾,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
四、从见习参谋开始
炮校毕业,我们四名学员被挑选到高级炮校训练部教务处任见习参谋,分工负责炮兵营、团、军、师干部的政治、军事专业技术训练任务的组织计划工作,双周课程表的编排、组织、实施;教员授课的检查考核。校长顾问苏联专家每周给我们授课两次,完全遵循苏军高级炮校规范讲解教育学、教学法和教学工作组织法(有时校长、训练部长、教务处长也参加),我们都认真听讲记录,坚决照样执行。
编排各学习班(每班学员不超过30名)的课程表,必须很熟悉十几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穿插配当衔接和脑力体力结合,对兼任专业课教员、公用专用教室、训练场地安排不冲突。编排的课程表经多遍核对无误,誉清后逐级的报批,经校长签名批准,交文印室打印后分发至相关教研室、教学班和各后勤保障单位,共同保证课程表计划能按日、按时的准确实施。在协同配合工作中,不允许任何个人、单位、部门稍有疏忽,否则就会发生误课现象。
为组织各级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按照课程表,由校首长、各部门领导、教务处长和训练参谋填报自己安排的检查计划,每周不得少于两次送教务处汇总报校长签名执行。每次检查完了必须填写检查卡片,作为考核教员的原始资料。
每学期还要组织学员进行实弹射击、战术演习或参观现代化生产企业。为此,必须提前与兄弟部队,地方政府组织协调配合,需安排去鞍钢、长春汽车制造厂现代化企业参观时,还必须先报国务院批准。
学校党委对校内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在职党、政、后勤干部,组织在职轮训班,统一安排三个半天为学习炮兵专业技术知识日。我受命担任炮兵射击学教员,自己也受到了锻炼。
1962年,中苏关系紧张,为适应形势变化,奉军委令:高级炮校改编为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我受命陪同教务处郭良副处长专程赴京,向炮兵陈饧联司令员汇报学员提前学习结业的计划安排,得到炮兵首长的批准。
高级炮校完成历史使命,将学员档案、训练资料整理装箱呈送军委炮司。
五、毛泽东的亲家孔从周将军
从西南炮校选调军委炮校深造,途经军区炮司门前,一位中等身材,圆圆脸,微笑着亲自迎送我们即将奔赴沈阳的一批青年学生战士,操着浓重西北口音对大家说:“一路好好保重,到校好好学习”。简单几句犹如慈父般的慰勉。这就是毛泽东的亲家,李敏的公公——孔从周司令员首次给我脑海打下的烙印。
在我任高级炮校训练参谋时,为解决学校各部门机关分散办公的问题,新建一座两层小楼。时任校长的孔从周将军亲自安排校长办公室和训练部长、教务处、队列处的办公室在这个楼内。他在二楼南边,教务处在北面,只要他来办公室,都能见到他慈详的面容。有时他在家休息,就让秘书通知我到他住的将军小楼汇报工作,他亲自过问有关教学方方面面的情况。校党委研究教学问题,也常叫我参加介绍情况提供建议。学校对上向军委炮司和沈阳军区的请示报告,对下向全体教学员作报告的材料整理,不少是由我起草,经全处同志研究逐级上报给他审批。久而久之,有的报告,他看了标题,问问大致内容后说:“我签名,你可要负责啊!”令我深感首长的信赖和自己应负的重任。
为掌握苏军高级炮校的组织训练,他多次亲自参加校长顾问普拉金斯基给教务处人员的专题讲座,令我们这些年轻参谋深受激励!为在全校教职员工思想上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全校各部门人员都能齐力配合为办好学校努力。每逢大会,小会必联系具体事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有几次战术、射击教员用车去野外备课,与行政用车发生矛盾而未按时派出,他就让找来校务部长当面交待,告诉车队长把教员用车放在首位要必保,不能以任何理由耽误。自此,训练部门派车畅通无阻。学校到沈阳市里有很长一段路程,交通不方便,他坐车见到学校人员时,就让司机停车带人。渐渐在大小车辆司机中自觉形成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车有空装置,都主动停车带人。首长的平易近人,亲身示范使全校教职员工和家属都深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教员队伍的素质,要抓培养和建设。为此,我们与各科、系领导商讨,经常组织教员经验交流会,在各期新学员入学前的空隙,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或教学法集训,组织教员们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他都要亲自参加。
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帮助下,由几名教员带领练习团战士在学校后山建成枪代炮射击场,以发射枪弹代替炮弹进行射击法训练课目。195511月,国防部长彭德怀来校视察,检查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在参观了枪代炮射击场后大加赞赏地说:“这个办法好!”认为不仅能节约训练用的炮弹,而且显示情况逼真,训练效果好。当场决定推广,指示我们立即整理射击图纸和工程预算上报。
彭总视察后,国防部决定高级炮校作为接待外宾参观访问的军事单位之一。在三年当中,共接待了蒙古、越南、印度、印尼、波兰、捷克、民主德国、南斯拉夫以及阿拉伯联盟共和国等十多个外国军事代表团和日本前军人代表团。每次接待参观都要根据不同对象事前作周密布置准备,我常承担前期检查任务,暗中走在参观团每到一处的前面。通过外宾的参观访问,对全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
按军委指示,学校办了多期“湖南班”,专为越南派来经抗法战争洗礼的营以上干部进行炮兵技术训练,以满足抗美战争的装备炮兵的干部需要。他指示选派最优秀的教员授课,亲自听取“湖南班”学员代表对学习、生活情况的反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员学习结业归国前,对学校在教学、生活上的关照非常满意。
高级炮校撤消,他受命去南京组建炮兵工程学院。1964年七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兼任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又回到了沈阳东大营。一次在礼堂看电影,放映前他发现了我,把我叫到座旁,紧握我的手亲切地问我现在哪个部门、任何工作,我一一作了简要回答。接着又问我,组织问题解决了没有?我惭愧地说还没有。他喔了一声接着勉励说:继续努力吧!要经得起组织考验。一股暖流让我心情激动。我清楚地记得在六、七年前,我任训练参谋时,他就了解过我的家世经历和思想情况,在一次请示汇报工作后,他就曾亲切地鼓励过我说:不要背包袱,更不要悲观,要相信组织,要相信党,要继续努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首长的谆谆教诲。
19868月,中央军委决定,让有限的几位中将军衔的首长写回忆录,请孔从周老将军介绍他从杨虎城将军的老部下,一名对旧社会恶势力深恶痛绝的旧军人转变为忠心耿耿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党的军队建设作出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生。19899月,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孔从周回忆录》。
六、革命一生过“关”一生
早在半个世纪前的1949912日一个阴霾天的傍晚,我们齐集孝陵卫二野军大操场,聆听邓小平“过关”报告。他生动地阐明了青年学生参加革命后在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关的同时,还要迈过小关无数,这主要涉及到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公与私、个人利益,荣誉与组织原则的矛盾冲撞,如何正确处理对待,我是深有体验的。
我的父亲和大姐都曾在旧社会作过事,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我参加革命以后,就我所知道的都如实向组织上作了交待。向领导如实汇报,自己感到也很轻松,一心一意安心学习努力工作。但是,在那“左”的年代,这些问题却成了我不断前进的障碍。可在历次个别选派人员深造时被除名,入党申请受挫,晋级授衔及任职上,都往往没按宣布的条件办。特别明显表现在1959年冬,训练部直机关讨论通过了四名上尉晋大尉中我名列前茅。但在正式公布晋衔命令时,没有了我的名。我深知这是上级政治部门给我除了名,只要领导、群众明白,能经得起考验,自己要过好“关”。公认的荣誉在任何时候抹杀不了的。高级炮校撤消,新组建宣化炮兵学院,处长王锋戈找我谈话,叫我为去学院训练部工作作好准备,可临行前夕,上级改变了对我的安排,仍留原地新建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所,任炮兵射击理论研究员。在随后陆续担任基层领导工作(炮院实验工厂副股长,五机部七所器材科副科长等职,未见正式任命),我始终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委,被称为“业务尖子”。
19658月我所在的炮兵科学技术研究三所集体转业为五机部七所。在那人妖颠倒的“文革”时代,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却把我作为有“重在美蒋特嫌”关起来审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专案组人员一再令我端正态度,自己心里确很踏实坦然。复杂的家庭社会关系早已向组织交待,无任何隐瞒。我高声朗诵毛主席语录,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要牢记这一真理。我的心情异常平静,静候群众组织调查结果。不到半年,告诉我:没发现新问题,历史交待清楚。恢复抓革命,保生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落实干部政策,一九七九年六月,调沈阳工业学院任教务处器材科长。当时刚恢复办学,教学经费紧张,实验仪器设备奇缺,我带着学校实验人员从东北到西北、到西南,五机部所属十多处研究所联系他们库存、闲置的仪器设备,无价调拨数百台(套)价值数百万元的物资,大大充实了学院实验实习装备。同时组织起草论证材料,大大充实了学院实验实习装备。引进了最新的荷兰产电子显微镜,日本产超高速摄影机。器材科任务增加到学生下厂实习的组织计划安排,直至划归为学院直属的一个全方位独立科室,除承提原有任务外,学院车辆管理,基建材料的申办,全院行政需用物资都归在这一个独立科。我考虑学院的复杂的人事关系,唯有提出让贤,申请提前离休。经一再要求,终于在1985910日获省国防工办批准。
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我经过半年休整,决意不能停步不前,要像中学时代初恋同学,一名地下党员送我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虽不是中共党员,仍将按一个共产党 员要求自己,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史时期,与时俱进,自勉终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