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8日是“九۰一八”事变77周年纪念日,金陵中学部分师生及校友在校园内为刚刚落成的南京市金陵中学《抗日战争纪事碑》举行揭碑仪式,作为迎接建校12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之一。

刘前树同志主持了抗战争纪事碑的揭碑仪式
金陵中学《抗日战争纪事碑》是在以1957届高三(甲)班校友的倡议上,由校友和师生捐款五万多元修建的,是为了永远纪念金中先辈们在抗日战争表现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并为金中的后来人,建立一座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师生和校友们把这件事作为向母校120周年校庆的献礼。

部分师生及校友在校园内为刚刚落成的南京市金陵中学《抗日战争纪事碑》举行揭碑仪式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۰一八”事变,突然侵占东北,作为他们侵占整个中国的先导。事变发生后,仅21天,金陵大学和金陵中学全体教职员,在陈裕光校长的率领下,怀着“不敢言,不忍言,不得而不言”的悲愤心情和无比决心,向蒋介石递交了《呈请国府移事抗日》书,指出:“往事已矣,不忍重提,际此国家存亡,即不容发之时,急宜懔阅墙之戒,息萁荳之煎。举国上下,抱最后决心,实现和平统一。苟利于国,逞顾其他。与其屈服于强寇,何如屈服于同志。与其同室而操戈,曷若移兵以御侮。“火热的爱国之心,至今犹感灼热。金中师生迅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通过直接捐款,足球义赛,话剧义演,积极筹款支援抗日前线义勇军。1937年12月13日日寇侵占南京前夕,校友杭立武提出了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俗称难民保护区,拯救了数十万同胞。校友徐传音参加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工作,负责解决难民区住所,掩埋被害难民移体,冒死与国际友人一道,现场拍摄日寇暴行,后来又出证东京国际法庭,控诉日寇滔天罪行。在金陵中学难民所内,我校教职工冒死保护难民同胞。更有彭仁忭、李鹏(翔)、陈镇和等同学,服役空军,为保卫祖国领空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事迹,不胜枚举。

校领导和校友代表在纪事碑旁合影
今天的揭碑仪式上,金陵中学特邀了原金陵大学陈裕光校长的女儿、金中校友陈佩洁女士,对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对南京难民保护作出特殊贡献的许传音校友的孙女许以眉女士,在金陵中学难民所工作的职工薛万景的儿子薛贵才校友,倡议为建碑捐款的1957届高三甲班代表陈立民校友。学校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学校的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各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