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下午,金陵中学教工读书社——汇文书社在汇贤楼会议室举行读书交流活动。
王守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熊培云先生所著的《自由在高处》一书的深刻思想,王老师重点介绍了书中 “自由之义”、“知识分子责任感”等章节。
崔邑诚老师推荐了美国名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特别介绍了书中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并提出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努力帮助学生寻找第六阶段。
汪颖老师带来的是美国迈克尔·桑德尔的著作《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的中译本《正义》。结合书中探讨正义的道德两难故事,汪老师也介绍了国外课堂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教学实践。
陆平老师由崔邑诚、汪颖两位老师谈到的道德成长问题开始,引出中学校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训练的话题,并介绍了《校园作弊:如何认识和预防》中论及的与作弊相关的制度和道德问题。
李琳老师带来了她所喜爱的“漂亮的”书——《读库》系列丛书。简朴而精心的装帧,让老师们爱不释手。《读库》是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一般两个月推出一期,为读者提供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江敏老师推荐了《教育:让人成为人》和《上学记》,认为教师在制度规定中应该坚持作为个体的思考,形成高于制度的教育风格。科学教育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知识的演变过程,更要教杰出的人的规律、人类思维的共性规律。
许峰老师表达了面对浩瀚的生物学知识和学生满怀期待的追问的无奈,表示科普书籍是开拓眼界、突破常识的佳品,像《生命八卦:在万物内部旅行》这样的科普作品也有着严肃而专业的探讨。
朱建廉老师与老师们交流了他的阅读理念。他认为阅读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阅读没有目的,但可以增加人的附加值,是必须完成的人的责任与义务。阅读是以字词句为单位的文本消费行为,是精神层面的行为,是对灵魂居室的“装修”。人要融入复杂的社会,就需要通过阅读不同的文体来多方面塑造自己,扩充主体知识,增长辅助知识。在多种文体中,朱老师认为诗歌短小而耐读,可以把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特征和阅读需求结合起来。
金中汇文书社的教师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探寻教育本质,分享了阅读心得,颇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