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教材讲述的中国近代1840—1949年历史,在南京有诸多历史遗迹。金中历史组利用南京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近几年来坚持组织高一学生开展以“走过近代”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其主要目的:一是配合高一历史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现场,重温历史,感受历史;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实地考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探究的兴趣,学习用新的方式来展示研究成果;四是培养学生搜寻、甄别、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南京近代历史遗迹较多,要在半天时间里完成考察,历史组选择了既能体现整个近代史内容、考察点又相对集中的下关地区。历史老师先行考察路线,摸清考察地点,制定活动方案,给学生提供了天妃宫、静海寺、仪凤门、下关发电厂、扬子饭店、下关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下关码头、挹江门、阅江楼、鲁迅读书处、渡江胜利纪念碑、商埠街、大马路、中山大道等考察点。组织学生每班分成5组,每组8—10人,自由组合,利用国庆假期,安排半天时间开展活动。
按照老师要求,各组同学选择了相应的考察地点。活动之前,大家分工合作,通过网络、书籍,查找收集了有关历史资料。考察时同学们进入历史现场,观察寻找拍摄具体实物。考察后,同学们或以编辑历史小报、或制作DV短片,设计下关近代遗址旅游路线和解说词,展示活动过程的文字、图片或视频。优秀的历史小报在学校橱窗里展出,拍得好的DV短片在高一班级播放,具体生动地汇报了考察活动的成果。
在“走过近代”的课外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很好地把课本知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联系起来,不仅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知识,还对历史事件有了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对民族的危亡、耻辱、复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