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校友通讯  | 校友通讯第76期(2013.7)
维港上空飘荡着老三届人不老的歌声
 
    金钟老三届校友合唱团应香港知青艺术团的邀请,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首届中国知青艺术节”的“璀璨维港演唱会”。这是金陵中学老三届校友合唱团首次离开南京外出参加大型演唱会。
    6月29日清晨5点,金钟合唱团从母校出发,坐飞机到深圳,经皇岗口岸,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东方之珠——香港。当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四楼的会议厅里,金钟老三届合唱团的部分团员们克服旅途劳累,在艺术节首场文艺晚会“我们这一辈”上首先亮相,深情朗诵由合唱团员王晨校友创作的诗朗诵《一首难忘的歌》,并激情演唱男声小合唱《神圣的战争》与《天山好牧场》。
    两个小节目获得了满堂喝彩,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知青们。特别是不断修改、精雕细琢的诗朗诵,似乎把在场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三届朋友们引进了模糊又清晰的蹉跎岁月,台下所有的团员挥舞手臂呼应,有不少观众当场流泪。许多朋友当场索要这首朗诵诗作。在金钟合唱团指挥王亚伦老师的带领下,男生小合唱把晚会又一次推向高潮。他们个个神采飞扬、歌声嘹亮、动作划一,充满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风范,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当手风琴声落下时,激动的主持人情不自禁:“金钟合唱团的男生太棒了!”
    合唱团团长郝家庆校友代表金钟老三届合唱团讲话,对“首届中国知青艺术节”“璀璨维港演出会”的主办单位盛情邀请表示感谢,简洁介绍了金钟老三届校友合唱团的五年团史,表示一定要向全国的老三届朋友学习,与老三届朋友团结合作,把那段难忘的历史用我们的歌声记录下来,也用我们的不老歌声对那段青涩的青春岁月作最好的祭奠与诠释。他说,因为我们真正地活过,因而我们不仅曾经年轻,同时也要使我们的夕阳生活彰显年轻、闲适与自得的心境。
    30日晚上的“璀璨维港演唱会”的舞台设在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以美丽的维多利亚港为背景。参加演出的有北京、西安、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17个老三届知青合唱团队,计三十多个节目。广场上旗帜飞扬,节目丰富多彩,观众热情高涨,台上台下交相呼应,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维港上空久久飘荡着老三届人不老的歌声。这里似乎成了全国老三届人大联欢的小小缩影。
    尽管金钟合唱团演出时已将近晚上十点,团员们还是精神饱满地表演了大合唱,演唱了前苏联歌曲《春天来到我们战场(夜莺)》和我校1966届校友李亮作词的《共同的日子》。演唱中虽主办方的伴奏乐器发生问题,但由于伴奏张中谚老师和指挥王亚伦老师从容自如,团员们随着舒张而坚定有力的指挥节拍歌唱,用歌声完美地表达了激情与希冀。在现场金钟合唱团的演出得到好评:“男声浑厚雄亮,女声温柔甜美,整体统一和谐,表情自然投入,他们在演出中表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
    演唱会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刘孝扬、姚峰、王亚伦、周正松等担任指挥。南京金钟老三届合唱团、陕西老三届知青合唱团、香港知青艺术团等演唱《我们曾经年青》等知青经典歌曲,重温昔日知青岁月。晚会在大合唱《歌唱祖国》歌声中圆满落幕。

链接:“璀璨维港 放歌香江”花絮

               花絮一

    为了唱响香江,指挥王亚伦老师专为这次演出将金中校友李亮作词的歌曲《共同的日子》改编成合唱曲。金钟合唱团的团员们克服了气温骤然高升带来的困难,不仅要新排曲目,还要完成组委会安排的演唱会联唱歌曲。时间紧,任务重,团员们齐心协力,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对参赛节目逐字逐句地苛求细筛,精益求精,努力更好地诠释这些歌曲表达的情感,努力争取完整地抒发一代人曾有的情怀.

    诗朗诵《一首难忘的歌》是去年创作的,直至在晚会“我们这一辈”上亮相演出,经过改编、选拔演员、排练等一系列的程序,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甚至可以说只用了关键的一天时间。在出发的前两天,五位朗诵者从下午排练到深夜。这就是金中速度,这就是金中精神。

    得知金钟校友合唱团将赴香港演出,母校金陵中学也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校友会副会长田国生副校长冒着酷暑,来到合唱团排练场地看望大家,并热情洋溢地讲话,鼓励团员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老三届校友分会米寿江会长出差在外,从遥远的新疆发来问候和祝福的短信。母校的关怀和鼓励使大家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

               花絮二

    身在香港的沈达信老师最关注金钟合唱团香港之行。早在两个多月前,他听到这个消息就非常激动,频繁地打听消息,了解合唱团的行程、演出时间甚至住所。当沈老师身着正装出现在合唱团员面前时,能在香港见到母校的老师,大家无比激动和兴奋。最让大家感动的是沈老师是金钟合唱团在港演出的“全陪”,他关注金钟合唱团在港的每一次演出,他还举着“南京金钟老三届合唱团”的牌子为他的学生、为金中人助阵、服务。6月30日的演出,我团被安排在下半场,一直候到晚9点多才上场演出。沈达信老师早早来到演出现场给大家鼓劲,还给大家买了许多蛋挞和凉茶,大家望着70多岁的老师忙碌的身影,高温和疲劳统统扔进大海啦!随团的家属都感动的说:“没见过这么好的老师!”

   

               花絮三

    合唱团这次入港,来回都经过深圳。出发前合唱团委托老三届校友潘大扬、张兰夫妇在深圳预定了回宁前的聚餐,以便给大家解馋。潘大扬、张兰夫妇精心选择了口味上乘、环境优雅、价廉物美的深圳“顺德佬天心酒楼”,并发来了菜单征求意见。他们还两次去港观看校友的演出为校友们助威。7月3日中午,他们为合唱团在深圳的聚会赠送了5瓶茅台酒,慰劳大家。大家一顿好吃,开怀畅饮,感觉不要太好!这种校友之情,金中之谊,让大家醉了。

    金钟合唱团的香港之行,同行的还有几位老三届校友和团员家属,他们都成了为合唱团服务的志愿者。吴舒琛是老三届校友摄影俱乐部的负责人,听说合唱团出发随团需要摄影,二话不说自费出行参加服务。老三届校友王都、王敏和同去的团员家属们在演出时热心为团员们看管衣物,不辞辛劳。

    出发时,郝家庆团长为大家准备了甜甜的月饼、脆脆的蝴蝶酥,还有饮料,把大家的心捂得暖暖的。校友会陈建华老师虽然不能同去,也早早的赶过来为大家壮行。她事先为我们联系好所有可能解决团员们具体困难的杂务,无微不至,令人感动。由于紧张的排练和旅途劳累,有些团员到港后出现身体不适,团员们互相关心和帮助,感受到满满的集体的温暖。

    “一股暖暖的集体爱意始终荡漾在我们的心头,感谢校友们、感谢沈老师、感谢母校的关心与帮助。”这是金钟合唱团员们的共同心声。

 

(校友会根据王盛和、邵晓梅、茅继周、郝家庆等校友的报道整理)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