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校友从《现代快报》和江苏卫视公共频道的报道中,得知金陵中学维修钟楼,谢金才校友帮助母校修复了大钟并试敲成功,纷纷发来短信或网上跟帖,表达无比激动之情:
我现在北京,母校的钟声永远在我们心中!愿我们母校的钟声越敲越响,越传越远!
——刘国语(1967届)
在狮城听到这宏亮有力振奋人心使人难忘的悦耳钟声,就想起了在金中度过的岁月,激动无比,恨不得马上回到母校,紧紧搂住钟楼,亲吻大钟。谢谢金才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谢里宁(1967届)
金才牵头行,古旧文物展新姿;
百年金钟响,恭贺母校现风采。
——张衡如(1968届)
不认识金才学长,却知道金才学长;知道金中大钟,却不了解金中大钟。感谢金才学长让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金中大钟,还让我们听到了百年金中大钟的金声和鸣!
——金声
不同凡响的钟声重又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金中百年文化的传承,可喜可贺!
——大根
感谢金才校友为金中所付出的一切。金才同学真是好样的,金中老三届为你骄傲!在金才学长身上,我看到了金中精神。
——快乐一生
一直很佩服金才的执著和努力,中国多一些像你们这样只为理想不为功利的人,就会少发生许多遗憾。谢谢你的付出,母校的历史上不会忘记而且会永久留下你们付出的努力成果的。
——李建宁(1968届)
大钟的修缮,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了校友会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受到了广大师生和老校友的关心。特别是61届初三校友、声学专家吴忠义,帮助解决了大钟安装的最佳高度问题;61届高三校友、高级工程师谢金陵,帮助解决了铸钢锤头免焊的问题;金中物理特级教师徐锐老师,参与了大钟声学问题的研究;校友会陈建华老师,长期联络、传递信息和提供帮助;后勤部蔡欣主任、陈小宁老师热情服务;通州建总项目经理杨小明工程师,积极创造条件,严格把关。借此机会,向他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91岁的老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大钟修复的圆满成功,是个团体冠军。我只是金中老三届校友派出的一个运动员。众多老校友的跟帖,都洋溢着对大钟的深情厚意,这是我们的共同心声:铭记大钟,拥抱大钟,亲吻大钟,宣传大钟,宣传金中之钟魂——“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谢金才(196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