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校友通讯  | 校友通讯第71期(2012.3)
邹正校长在金陵中学第五届校友代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校友:
    下午好!
    金陵中学第四届校友理事会2008年1月19日成立以来,在各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协助学校成功举办120周年校庆;努力完成校史和校友会档案整理;积极参与“百年老校、少年精神”等课题研究;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友会各项常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向关心学校工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的所有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对新当选的第五届校友会理事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8年以来,我校全体师生薪火相传,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历历在目:
    2009年10月22日,我校与江苏省教学研究室联合举办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展示了我校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受到来宾一致好评。2009年10月30日,我校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现场之一,陈小娅副部长全面考察了我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多位老师开设观摩课,得到了省教育厅和全省市县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010年9月成立了金陵中学“星光基地班”,为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特长突出的学生提供高端学习平台和优质学习资源。我校的机器人和物理星光基地获南京市2011年考评一等奖。
    2011年8月,我校以排名第一的总成绩被确定为江苏省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以总分第七的成绩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基于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2011年3月,我校被评为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11年11月,我校被南京市政府确定为南京教育系统唯一的2006——2010年度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我本人作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申报的《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项目,难中求胜,获得江苏省人才办批准立项,获20万元人民币资助(全省教育类申报14项仅4项获立项)。
    我校还与大学合作,探索高中阶段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0年10月,成立了南京大学和金陵中学共同策划的“准博士培养站”,运行良好。该“准博士培养站”由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邢定钰院士出面,联络7位长江学者、近20位博导教授,与从金中高一年级选出的42名优秀学子结对牵手,共同制定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准博士学习生涯规划。2011年5月,东南大学和金陵中学共同策划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正式挂牌,为学习成绩优异、创造思维活跃、具有工科兴趣的同学搭建高端平台,正确引导特长和兴趣的养成,为东南大学等工科院校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这两个项目是我校与大学联手探索一条基础教育与高校培养有机衔接的绿色通道,积极尝试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科学途径的一次有益尝试。
    2008年—2012年,我校努力探索小学、初中和高校衔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新方法、新途径。目前已建设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和初中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国际实验学校初中部。2012年3月与南京大学合作,建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含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部2012年秋季招生。我们努力把金陵中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主张渗透到金陵中学教育集团的各个部分,为我校高中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在基础生源上准备素质全面、特长鲜明的小学、初中的生源群。
    由于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肯定,2011年10月19—21日,我受国务院参事室邀请进京汇报工作经验,引起国务院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学校每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历届校友的关注支持,学校的发展和辉煌也是历届校友的荣誉。自从您成为金陵中学学生那天起,您和金陵中学就有了血浓于水的关系,永远都不可分离。金陵中学永远是您梦想的摇篮,是您实现梦想的精神支柱,也是您永远的精神家园。
    各位校友,金陵中学的辉煌是我们120多年薪火相传共同铸就的,过去我们为母校奋斗,今天我们为母校奉献,将来我们仍将为母校的发展倾注心血。继往开来,我们相信新当选的第五届校友会理事校友一定能够开创校友会工作的新局面。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