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校友通讯  | 校友通讯62期(2009.12)
回忆父亲黄钺老师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父亲黄钺诞生100周年,他离开我们近四十年了。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我们的父亲,更因为他是我们的老师,一位普通的传播生物学的使者、仁者,一位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一生的普通园丁。

父亲黄钺(19091971),祖籍仪征,其父是晚清秀才。父亲1928年毕业于金中,1932年毕业于金大农学院。大二时其父逝世,家道中落,老师陈嵘不忍他辍学,帮他联系勤工俭学,在金中辅导住校生晚自习。毕业后。陈嵘先生介绍他任金中生物教师。父亲对恩师满怀感激,治学做人均以陈嵘先生为表率。

        1937年日军侵华,留守金中的陈嵘、齐兆昌等教授历经艰辛办同伦中学,父亲任教务处主任,他们为保护金中财产做出贡献。抗战胜利后张坊校长回南京,改聘父亲任科学部主任,解放后任科学教研组组长。1956年父亲被评为中教三级教师,与向培豪、宋家淇、卢崇烈等老师被誉为“金中四名师”。

父亲治学严谨,他常说“教学生一分知识,就必须有十分学问。做老师的切切不可误人子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学生物教材和教学重点常有变化。依照每学期教学大纲,父亲认真做备课笔记,思维有章,行文有序,书写一丝不苟,结合教学重点,体现生物学内涵。即使文革停课,父亲还坚持做备课笔记,我们终生难忘学生来抄家时,父亲正在做备课笔记。他或许渴望有朝一日还能登上讲台,为学生传道;还能重返实验室,为学生解惑。但他始终未能等到这一天。

课堂上授课、实验中加强理解,是金中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父亲常去生物实验室和花房。实验课上父亲现场解剖兔子、青蛙、鲫鱼等,讲透各类动物的内部器官,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实验结束,他和工人师傅清理洗涮玻璃试管和器皿,亲手仔细擦净高档仪器、显微镜镜头,装箱存放。花房内种植着牡丹、芍药等各类花草,角落里养着小白鼠、刺猬等小动物,还饲养两箱蜜蜂,花房成为校园里一个小型动植物园。他培育的铁树开过花。一年花房内昙花即将开花,父亲兴奋地把昙花搬到大礼堂舞台,让师生一睹昙花一现。有位华桥学生拍了照片赠送,可惜文革时遗失。

父亲还为校内的树木、花草统一挂牌,注明银杏、木瓜、琼花等各树木花草的学名、别名、英文名、科名、产地、特性、用途等。每块小木制牌标都是木工师傅刨平油漆好后,父亲亲自用毛笔工整书写中英文。

父亲精于制作各类植物、动物、人体标本。现在学校生物标本室里陈列的一具放在玻璃器皿内的人体胚胎,还是美国血统哩!那是父亲解放初期任教生物学时制作的。父亲通过鼓楼医院的同学,向一位因要回国而做人流手术的美国妇女索要胎儿。她得知金中生物老师索要胎儿是制作标本,欣然同意,还风趣地说,请这位先生做得漂亮些。

我们的父亲教书育人一辈子,清贫勤俭度一生。他常说,选择教书匠这个行业就必须耐得住清贫。父亲一人工资要负担全家六口人生活,还要抚养我们两个表哥,经济拮据,可父亲从不向学校申请减免子女学费。

父亲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有传统的方式,清晨即起、打扫庭院是我们自小的必修课,我们都吃过戒尺打手心、被罚过站。父亲在金中求学时,曾在校刊上发表过学生于课室内应养成之习惯》一文,强调遵守课堂记律的重要,他这样做了,也要求子女做到。在课堂上父亲把我们当学生,提问、考试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一次德沛在课堂上打瞌睡,照样被点名站起来。

 

但父亲也不乏民主,希望我们能继承他所学的生物,经常带我们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古生物研究所,为我们讲人类起源,教我们制作简单的树叶和蝴蝶标本。即使难得带我们去玄武湖公园,重点也是到动物园。我们长大后父亲很民主地尊重每个子女的选择,德洪爱体育、德瀚喜航模,他从不横加干涉,只要求做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父母含泪送唯一的女儿德汾去农村插队,反复交待要向贫下中农学习。德汾经努力成为赤脚医生,父亲分外高兴,子女的职业中总算有一个和生物学靠谱了。

父亲对学生学习上严肃认真,生活上则体贴关心。逢春节中秋传统节日,邀不能回家的华侨学生、抗美援朝期间还有朝鲜学生到家里聚餐,欢度佳节。母亲热情好客,亲手下厨准备丰富菜肴,以慰学生思乡之苦。对贫困学生,父亲更是关心备至,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帮他们减免学费,享受助学金,完成学业。多少年过去了,很多学生还记得父亲的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或付诸文章。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敬爱的父亲、普通的生物教师黄钺先生诞辰百年。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