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学校概况  | 办学特色  | 学科竞赛
自信、自主成长路
——记金陵中学国际信息学奥赛银牌得主林希德
 
一、漂亮女生得大奖
    2004年秋季开学伊始,在南京金陵中学校园里传送着一则喜讯,被同学们誉为"金中计算机才女"的应届毕业生林希德在8月23日结束的第15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一枚银牌,载誉归来。8月25日金陵中学副校长王余健老师专程乘飞机到北京机场迎接她。在机场出口处,身着奥赛队服、身材修长、长发披肩、手捧鲜花的她,在国家队总教练吴文虎教授和其他三位男选手组成的队伍里显得分外清秀俊丽。她是中国代表"队里惟的一名女生选手。
    8月26日,国家科委、教育部和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联合在联想集团大厦举行了一场庆功表彰会。在庆功会上,中国队总教练吴文虎教授特别表彰了林希德,虽然她没有赢得金牌,但她是本次竞赛中惟一获得奖牌的女选手,也是金陵中学学生近年来在该项竞赛中荣获了三枚金牌后荣获的又一枚大奖奖牌。
二、差点儿错过大奖
    林希德参加第此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能得奖牌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又有谁知道,在大赛申,她差点儿与奖牌失之交臂。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行的第15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有来自世界各地76个国家(包括观察员队)的259名选手,竞争对手中高手很多。这次比赛分三轮,在第一轮比赛中,林希德由于求胜心切,老想着金陵中学己有两位同学在这项大赛中荣获了3块金牌,自己也一定要争取拿金牌,患得患失,发挥很不成功,在大多数选手已得200多分时,她只得了130多分。但她能及时调整心态,掘弃一一切杂念,沉着答题,终于在后两轮竞赛中,稳扎稳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银牌奖。
    林希德在庆功会的发信中也总结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这次到美国参赛最大的收获。有了这次的经历,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会表现得更加坚强!”
三、从小就是竞赛能手
    翻开林希德的成长档案,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是个竞赛的种子选手。问她从小学到高中得过多少奖时,她挺自豪地说:记不清,反正很多。她在玄武区海英小学上小学时,兴趣广泛,特别爱好数学。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参加小学“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但那时还觉得很自卑,当她六年级到鼓楼区考了第一名,才感到自己原来还真是很优秀。
    进入金陵中学后,林希德被编在数学实验班,她的才华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争强好胜的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她曾先后荣获1998年南京市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1999年江苏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化学"天原杯"二等奖,江苏省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一等奖。到了高中阶段,她的主要兴趣逐渐集中到计算机和生物这两门学科上。在这两个学科领域的各次大小竞赛中,她都能独占蟹头。
四、谁解个中滋味
    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林希德天资聪颖,学习轻松,发展全面。但不论父母老师,还是同学,了解林希德的每个人都说,她的成功是用勤奋和汗水换来的。
    执着是她最大的特点,还是小学的时候,林希德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经常做题忘记了吃饭,睡觉。
    林希德性格恬静,学习时沉着,遇到难题能静心钻研。如她在备战信息奥赛期间,往往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一个通宵,编制程序,解答习题,通过因特网与外地队友切磋解题心得。
    她学习主动性强,感兴趣的知识以自学为主。她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是从初三开始的,那时学校在大力宣传高三李申杰和章准平两名学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赛连获3枚金牌的事,激发她的好胜心。她找来了信息学竞赛资料,谁知一钻进去计算机就成了自己的最爱。进人高中后,在每年的江苏省中学生信息学竞赛中,她都是轻松荣获一等奖。高二时开始参加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路高奏凯歌:2002年全国中学生信息奥林匹克竞赛银牌,2003年全国中学生信息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全国最佳女选手,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中仅有的两名女队员之。在国家集训队的20名队员中,她的排名几轮都是第二名。
    张弛结合是林希德又---致胜法宝。在入选国家集训队以后,林希德给自己排的日程计划是:白天上机练习计算机编程,晚上去武术馆练习跆拳道,深夜上网搜寻各种习题来练习。她认为练健美,不如练跆拳带劲、实用。-
五、又立新"志向"
    从美国获奖归来后,林希德己以清华大学新生的身份参加人学前的军训。"这时的她显得更加老练和成熟;她己经为自己设计好今后的努力方向。她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前去看望她的金陵中学玉余健副校长:计算机和生物是她的最强项,要不是生物竞赛与"计算机竞赛冲突,生物竞赛也可能拿全国大奖,这么多年她一直参加信息学竞赛,这方面基础很扎实;而生物也是她特别感兴趣的学科,高二时她就己经自学了大学生物的全部基础课程。她准备进清华以后再选修生物学。。“把计算机和生物结合起来,做边缘学科的研究,我相信前景会很好的。”
    我们祝愿她在边缘科学领域取得新的成绩。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