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金陵中学2024年第20届“行知杯·生命课堂”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活动顺利举办

2024年5月22日上午,金陵中学“行知杯·生命课堂”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活动顺利开展,本届比赛主题是高阶思维,课题是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节选)。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南京市语文教研员徐晓彬老师担任评委,山珊、陈诗语、薛泠堃、殷奇峰四位青年老师参加了比赛。语文组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山珊老师创设了“为课本剧的演出征集宣传方案”这一核心情境,以“海报人物评选”“背景剧照选取”和“撰写演出推荐语”三个活动将戏剧人物、戏剧冲突和主题探讨串联,引导学生发掘《茶馆》特殊的结构、艺术风格以及作家对民族性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角色扮演和诵读,体味老舍高超精妙的戏剧语言艺术。

 

陈诗语老师基于《茶馆》人多事繁的散点式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关系,深入文本的肌理,窥探清末时代的历史踪影。首先借助《雷雨》和《茶馆》人物关系图的对比,尝试在学生思维可视化的基础之上,进行话剧艺术特色上的探讨;进而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内庞杂的人物谱系之上,按照“点(人物形象/人物典型性)——线(人物关系)——块(多样的矛盾)——面(时局)”的思路,进行“关联性、丰富性、迁移性”等思维品质训练,完成了体味文本的深刻性、主题的多样性、老舍的艺术性、时代的历史性等学习任务。

 

 

殷奇峰老师创设了“戏剧节老舍专题策划会”这一情境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识别艺术家插画,深入理解和提炼形色各异的角色特征,并通过让学生品读对话以感受多样冲突,发掘众多人物的诸多冲突背后“人与时代的矛盾”这一总纲。之后请学生选取《骆驼祥子》中的片段改编成剧本,与《茶馆》构成系列剧目,让学生实现文体之间的互相改编,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以老舍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感时忧国”的创作特点,思考当代青年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的担当与使命。

 

 

薛泠堃老师则关注到老舍在戏剧创作时格外重视人物,选择了人物作为这堂课的切入点。第一个课堂任务是撰写人物小传,通过写作这样的创作型活动,倒逼学生对于文本的细读以及人物的揣摩。在对人物有了形象感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老舍塑造人物的方法。第二个学习任务是评价、辨析他人对《茶馆》人物设置的观点。学生需要比较康大力为人物主线的话剧与老舍人物群像结构的优劣,从而领悟《茶馆》散点透视的人物风格,以及老舍“埋葬三个时代”的写作主题。

课程结束后徐晓彬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评课,徐晓彬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指出语文学科在教学中要落实“高阶思维”,就需要通过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对于戏剧文本,不妨通过表演和诵读揣摩等形式来创设课堂活动。

本届“行知杯”组文组优质课评比活动既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