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校友通讯  | 校友通讯84期(2015.07)
金中奇葩——艺术七班毕业卅周年庆杂记

2015-11-23  朱锦颜 (金中退休教师)

 
    我在金中从教四十余载,带过一个学校独一无二的特色班——艺术七班。光阴荏苒,转眼间学生毕业已卅载。2014年暑假,师生们相聚在秀丽的莫愁湖公园,重温师生情,重叙同学谊,弦歌声里,共话衷肠。
    诞生于1980年9月的艺术班,是学校秉承上级旨意组建的,含有借鉴国外教育理念,进行教改尝试,以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贯彻美育教育之意图。生源来自小学毕业生中的文艺特长生,其中不乏“小红花”中的佼佼者,分音乐(声乐与器乐)、舞蹈、美术以及体育等组,近四十人。艺术班学生文化课成绩欠佳,特长亦不强,我一直担心他们以后的升学与出路。现在我可以欣慰地说:经历了卅年的人生道路,近知命之年的这群莘莘学子,已向母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陵炎热,八月流火,但难掩师生欢聚之情。集会处是园中最精美的观景娱乐中心——抱月楼。未曾想到,这处所竟是当年以跳印度舞而名闻校园的树佩蓉用重金承租了五十年。舞蹈组在张勰老师认真严格辅导下,提高很大,我们曾向前线歌舞团举荐过,可终因年龄已错过最佳时段而未成,现在多在国内企业工作,或在港台、海外发展。梅同学就是转向从商,现在宁、台两地经营玉石等,被人称为“梅总”的她恋舞之情尤甚,在会场上只要有人唱歌表演,她即翩翩起舞,舞姿特显飘洒自如。
    这次与会的八位教师中,年龄最长者当数94岁的恽宗瀛老师,他特带来了用一生心血与才智凝结而成的精美画册,以表祝贺。美术组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在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其中引以自豪的是从上海赶来赴会的倪亦南同学,他在校学习不久,文化课成绩就已达标,大学毕业后自创设计公司,在沪小有名气,常被聘为设计大赛评委,现还兼任上海一名牌工科大学的客座教授。
    音乐组同学大多都从事同专业有关的工作,正如杨见老师为聚会创作的歌曲《艺术之花满天涯》中唱道:金中校园艺术花,辛劳园丁勤浇灌,百花争艳多奇葩,艺术之花满天涯。在会上深情献歌一首的陈晓同学,走出校门后即被前线歌舞团选中,曾在全军文艺汇演中荣获民族唱法二等奖,退伍后还在高校辅导唱歌活动。吴桦、颜彪、王艺、陈长玲等同学任职大学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奚文(扬琴)、唐少杰(竹笛)在校时就先后被同中央和我省艺术院校录取,现双双在省演艺集团。奚文曾作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扬琴协会理事,赴台湾和出访廿余国演出,报载赞誉有加,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南艺兼职副教授。唐少杰跟我说,他有十多年在南大教授笛艺。张晓静同学克服家境困难,刻苦学习,专业努力,终考取了南艺院校,从擅长的国乐(二胡),转向学习有一定难度的西乐(圆号),后分配到省演艺集团,一直是交响乐团的骨干。其它拉手风琴的小姚辉也迈进了厦门歌舞团。
    艺术班同学虽理科欠佳,但他们很珍惜金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我说,上午文化课,下午专业课,既紧张又轻松,学习生活很快乐,卅年前的那些日子留在心里,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正如邹正校长企盼的:让每一个学生能在金中这片乐土上快乐而自由的成长。这不,直到这次筹备庆祝活动中,有些同学回忆起鲁小妹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再三嘱咐,还活灵活现地学着她讲话时的有趣腔调。比起智商来,他们在情商上发挥了自身的长处,走出校门大展拳脚,各显神通,在各级各类学校、在机关企事业、在公安律师所、在私营业和港台海外,都有他们的身影。音乐组的陆家炜转行外贸,他与一群合作者为日商提供外包装材料,在宁、淮、连三地形成一条龙生产、运输线,干得红红火火,收益颇丰。音乐组的胡永坚现在鞋业公司供职,会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已经走过了当年以为还遥远的未来,没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无论贫穷富贵还是成功平庸,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在会上感言:同学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让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风景;我们应该再用后半生的努力,回报祖国母亲。
作为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我要坦言:我们改革来改革去,正确把握住基础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目标了吗?我们不应轻待“大众”抓“小众”,以培养所谓的学习“尖子”、“精英”为荣。在金中这棵百年老树上,艺术班也有闪光耀眼的一枝一叶,应该在金中校史簿上添上绚烂多彩的一笔!
    ……
    欢庆的聚会久久未散,同学们仿佛又回到青春年代,无拘无束,意气风发,舒啸高歌,象打开一坛陈年老酒,令人沉醉……
 
 
                                            2014年10月10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