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班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大赛(USAD)首战告捷
热烈祝贺南京市金陵中学中美班同学在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赛(USAD)中荣获3金3银4铜共10枚个人奖牌、3枚团体奖牌;获奖总人数、奖牌数、团体排名等各项,均在参赛的江苏省学校中名列第一!
个人获奖情况:
田力同学获得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的金牌、Science(科学)的银牌、Music(音乐)的铜牌及个人成绩总分的银牌;
王海沐同学获得Science(科学)的金牌和Literature(文学)的银牌;
林沁同学获得Interview(面试)的金牌;
沈荞桉同学获得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的铜牌;
常昱玺同学获得Science(科学)的铜牌;
杨欣月同学获得Economics(经济学)的铜牌;
团队获奖情况:
102队获得Group Assessment Center(创新赛)的银牌和Super Quiz的铜牌;
101队获得团队总分的第十名。
101队:田源(队长)、何嘉韵(副队长)、潘艺文、曲立宇、林沁、田力、羊可欣、沈荞桉、潘闻昊;
102队:杨欣月(队长)、王海沐(副队长)、张睿佳、俞凌岳、潘逸帆、常昱玺、姚嘉睿、王欣驰、杨雨萱;
(注:以上排名均不分先后)
大赛简介:
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nited StatesAcademic Decathlon)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高中生综合学术竞赛平台,迄今已经拥有48年历史。USAD概念形成于二战期间,由美国当时一名飞行员(罗伯特.彼得森)提出,旨在让学生通过竞赛在10个不同的学术范畴(包括音乐、艺术、社会科学、科学、文学、经济、数学、写作、演讲与面试)展示他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发挥潜力,成为多方面健全发展的学生。每届USAD都有特定的主题,2017年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要求参赛选手从十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力求深度地完整解读这段历史。
此次大赛云集了各地的125所顶级高中,有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及杭州第二中学等等。在同规模学校近100多名学生内,成绩排名前三名的选手,才能荣获金银铜三奖,可见难度之大,竞赛之激烈。南京市金陵中学中美班的同学们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明年我们要再战大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队长合影(从左往右依次为:何嘉韵、田源、王海沐、杨欣月四位同学)
队长感言:
队长杨欣月 金中中美高一1班
2017年2月9日至12日,2017年度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大赛在中国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行。金陵中学中美班组织两支队伍共18名同学参加了大赛。同学们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抽出仅有的课余时间,对长达1000多页的全英文的参考资料进行了学习,并定期组织团队内交流互动,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体分享的效果。
2月9日的Opening Ceremony,中美班的同学们与来自全国各地125所学校的1200多位优秀选手一同踏上了竞争舞台。旗手稳健的步伐伴着高高举起的金陵中学旗帜,激励着同学们在接下来两天的十项全能赛中,不仅仅要挑战自己,更要代表团队、代表金陵中学而奋斗。
(金陵中学旗手潘逸帆同学)
2月10日下午一点,第一轮客观学科的比赛准时开始。偌大的香格里拉大饭店珠江厅内,大屏幕上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跳跃着,穿着正装的同学们在紧张的氛围中快速答题。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快过去,中美班的同学们迅速投入晚上的超级问答SuperQuiz团体比赛准备中。晚上7点,第二轮超级问答比赛开始,队打组、学术组、荣誉组每组3个人,分别作战,每一组答10道题,共30题的总分是一个队伍的最后成绩。大家为团队的荣誉配合默契,代表答题正确的绿旗不断飘扬。
2月11日上午是第三轮团体比赛AssessmentCenter,同学们的任务是要用筷子、气球、橡皮、塑料勺子和橡皮筋来设计制作投石机,最终投掷距离最远的团队获胜。计时一开始,中美102队的九位同学就迅速进入状态,有的动手用筷子搭建投石机的三脚架作为底座,有的用气球连接勺子和筷子作为投橡皮的工具,有的出谋划策怎样才能使投石机更加稳固,还有的研究用多少力可以使得橡皮投得最远。同学们回忆起了所学的杠杆原理,还以二次函数为模型思考与讨论,最终近乎完美完成了任务。2月11日下午是演讲与面试,在两名外方评委的考核下,同学们大方自信地完成了4分钟的演讲比赛与5分钟的面试比赛。当所有考试环节结束了,同学们兴奋地回到房间,换上晚礼服,参加GALA NIGHT晚会。T台秀、歌舞表演点燃了全场所有选手的激情。125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展位来展现所在学校城市的特色,金陵中学的展位以南京盐水鸭美食和雨花石文化为主题,颇有特色,获得交口称赞。
12日上午举行的颁奖典礼,见证了金陵中学中美班同学们的累累硕果——10枚个人奖牌、3个团体奖杯,这是我们初次征战USAD的战绩。这是每一位同学坚持学习研究,团队默契合作的成果!感谢Dr.Tsang及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同学的辛苦付出!
队长田源 金中中美高一2班
我们学校比其他学校拿到教材的时间要晚近两个月,刚开始起步就要参加线上的写作和艺术考试。一开始,在时间分配上我们两个队的确有不少问题,一些队员被课业和比赛教材压得想要放弃。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坚持,作为队长还是很高兴看到队员们最终重振旗鼓,拿到了10枚个人奖牌及三个团体奖牌!我们的小有成就离不开赛前的准备与团队合作,一个人读不完十门学科,但是18个人两支队伍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何嘉韵、杨欣月及王海沐四位队长在放寒假前和大家讨论,给每个人至少三门学科的精读任务,还布置了交流学习任务。我们用每晚大家的休息时间,连麦讲课,对相关学科有深刻理解的队员会给大家做提纲,像小老师一样讲给大家听。另外,会场摊位布置等非学术任务大家也都参与,特别感谢羊可欣、杨欣月和曲立宇等队员!总之,作为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我们很成功!
队长
何嘉韵 中美高一1班
去广州参加USAD的这四天是我寒假中最有意义的四天。今年是我们第一年参加,所有人都是“从无到有”,队员之间的交流与默契,备赛时的焦虑与冲突……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各自突击,到后来的不断碰撞、齐心协力,我们真正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与重要性。队员间常有意见不一,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协商中学会了尊重别人意见并为团队负责。Super quiz, assessment center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紧张的时间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还有gala night以及开闭幕式,让我们见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高手,是如何学得好还能玩得更好的。总之,真的感谢USAD,不虚此行。
队长王海沐 中美高一2班
2017年寒假,金中中美班组队参加USAD,在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这虽然是我大金中参加比赛的第一年,而且我们都没有什么经验,却仍然以10余块奖牌名列前茅,不仅是我们金中同学实力的体现,更是大家合作的结果。我个人拿下1银1金的个人奖,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因为这与我比赛之前的积极准备成正比,真的是 No Pains,No Gains。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明年取得更大的成功。
队员感言:
杨雨萱中美高一1班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比赛,事实上也确实没拿到个人奖。但让人喜悦的是我们team拿到两个团队奖,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最终的团结信任,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历。Super quiz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assessment center我们意见很一致,大家负责不同的部分,男生让人很惊喜,调适过程也比较顺利。Gala night狂欢也认识了来自全国的同学。室友也很安静很可爱。总之是值的,不虚此行。
曲立宇 中美高二2班
USAD是美国十项全能竞赛,包括了美术,音乐,社科,科学,演讲等共10项竞赛,这个比赛的中国赛区是广州。我们学校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经验,面对着近10本的教材,我们都感觉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还是18个人每个人都分了3到4本教材进行钻研,约定着临近考试的时候一起给同学们上课。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我们非常用心的去讲课,还是会有些点不太明白,而且飞到广州的日子已经到了。到了机场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起步比较晚,很多学校在我们两个月之前就拿到了教材,而我们学校由于第一次参加经验不足,就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在飞机上都是一个个拿起了科学,经济以及音乐的教材研究,落地后也是如此。到了酒店我们先是各自在房间里面复习自己薄弱的环节,然后再聚集在队长的房间里一起讨论。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加上队长们还要去别的酒店开会,我们的讨论时间并不是很多,而且社会科学这个部分很多人都是似懂非懂。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队长站了出来,在10点半讲完了队长会议的内容之后把我们留了下来带我们复习社会科学一直到11点多,让我们第二天的考试有了很大的把握(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队长田源和何佳韵以及腾出房间的林沁和田源)。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们都是在一个个考试中度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三天早上的assessment center,这个项目让我们用气球,一次性筷子,一只汤勺和一些皮筋做出投石车,越远越好。我们一开始想到的是投石车的结构,我们就决定了用橡皮筋的弹力作为投石车投出石头的动力,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制作,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让人满意,但是别的组都是用了手对汤勺的压力作为动力,就我们是巧妙运用了这些材料,所以我们的制作还是很先进的[doge]。晚上的gala night我们精心制作了关于南京特色的摊位,上面有关于南京历史介绍的资料,雨花石,南京大排档的灯笼以及南京一系列著名小吃-盐水鸭,鸭四件等,我们虽然到活动场所的时间不早了,但是通过我们的一系列合作我们还是在规定时间里面完成了会场的布置,也拿到了很多签名(参观的人都要签名的)。第三天是颁奖仪式闭幕式,我们本来并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因为复习时间少而且还是第一次参加,然而结果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田力学霸,他一个人拿了4个奖牌里面还有2个是金的,强的不行。其他人比如王海沐,沈荞桉,林沁,杨欣月和俞凌岳等都拿到了奖牌,而且因为我们分成了2个组(一个组要求最多9人),另一个组拿到了assessment center和superquiz的奖杯,而且每个人都拿到了奖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组竟然拿到了division1的全国第十,奖杯现在还在Dr. Tsang那里(但是我们没有奖牌,这就让人很困恼了,至少让我拿个奖牌过过瘾吧)。总的来说我们这次玩的蛮开心的,结果也很让人高兴,下次考试他们应该还会有人参加但是我就不行了(到时候高三申请会累成一只dog),也祝福他们下次会有更好的成绩,直接去美国拿个奖再回来。
羊可欣 中美高一1班
终于,走出了陪伴我我们四天的香格里拉,广州USAD之行随着我们的最后一个大型集体活动--颁奖典礼的结束落下了帷幕。回想四天之前刚来到广州的我们,一个又一个场景还能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偌大的场地,华美的装饰,整齐的桌椅,热心的志愿者,是我对USAD的第一印象。四个小时的客观测试,激动人心的面试和演讲,紧张刺激的superquiz,考验创造力的assessment center,嗨到翻天的galanight,盛大的颁奖典礼,不知不觉的就这么一个个过去了。第一次和这么多人面对面在同一个场地进行比赛,我的内心充满了新鲜感和兴奋。
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的队伍获得了团体总分得奖项。这可谓是我们在最后时刻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当所有人都激动的互相拥抱并且传阅奖牌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么久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一种激动和欣慰伴着若有若无的泪水油然而生。
这个寒假,我们努力,也在收获。真心喜欢并且感激这一次的经历,毕竟,是它告诉我们无论到了哪一时刻,都不要放弃希望,坚持道理终将会迎来胜利!
姚嘉睿 中美高一2班
今年金陵中学初次参加USAD。本来意不在得奖,然而实际结果喜人,摘得十余块奖牌。备赛时大家多次开会分享,甚至到了酒店也有集会讨论。其中创新大赛非常有意思,我们扮演纳粹军官制造投石器,要求投出橡皮使其水平运动距离尽可能远。大家都很感兴趣,配合默契,意见统一,最终成功完成投石器并摘得银牌。我很喜欢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了团队,思辨与分享的力量。
田力 中美高一1班
当时在10月份,心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USAD,在参加选拔后,我正式开始了这项比赛的准备。我们的教练心理老师会每周固定时间向我们讲解这次主题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但是这对于有10项科目要准备的我们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将10项科目分配给了各个组员,最后再由组员们将自己负责的部分给剩余的人详细讲解。在这样分配之后,大家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并正式开始了USAD的准备。
在寒假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广州。因为主办方安排的时间表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在比赛前夕准备,大家在比赛之前都充满了信心。第一天下午主要由客观性笔试组成,因为组员们都详细讲解了教材的各个部分,这个部分并没有令我感到紧张或焦虑。晚上与第二天的内容则主要由团队项目组成,包括短时间问答以及合作实践。在完成了演讲与面试比赛之后,所有比赛便正式结束了。最后一天的颁奖仪式上,我拿到了包括总分分区银牌等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最令我兴奋的是我们组在全国分区中获得了总分第十的名次,这当然离不开每一个组员的努力与汗水,即使没有进入美国总决赛,我们作为第一次参赛的队伍也已经取得了足够满意的成绩。
从这次比赛中,我所学到的绝不仅仅是比赛教材中带来的知识。更多的是如何与队员们交流沟通,以及与对手之间良性的合作与竞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希望仍然能够与队友们参与这项难忘的竞赛。
常昱玺 中美高一2班
虽然USAD我们并没有能够进入决赛,但是我们至少经历了整个比赛的过程,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第一次坐在那么大的考场里的我,学会了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如何从容面对;在心跳加速的speech和interview中,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并有效沟通;在小组AD和super quiz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在颁奖仪式上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我又体会到了艰苦奋斗后得到成果的无比喜悦!
张睿佳 中美高二2班
参加这一次usad比赛促使我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全面的知识,也与一起参赛的队友们培养了深厚的友谊。一开始我对结果并没有什么期待,然而当看到队友的名字和我们队伍好几次出现在偌大的屏幕上时,还是激动不已。虽然与北京上海经验丰富的学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但这样的结果已经让所有人都满意了。我从usad中学习到的知识也会在未来学校的学习中给我带来帮助。总之,这是一次很棒的经历。
王欣驰 中美高一2班
在这次USAD比赛之中,我不仅通过学习教材收获了有关知识,还体验到了与平常学科考试完全不同的竞赛模式。
比赛过程中令我受益颇多的是团体比赛,每当作品经过改进取得了进步时,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及时改进不是很成功,也不会听到相互的埋怨推诿只有暖心的鼓励与帮助,我想这应该就是团魂之所在。
附比赛现场照片:
(102队员在Assessment Center创新赛中)
(潘逸帆与林沁同学在面试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