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文/纪天牧
十五岁的那个夏天,我们第一次坐在一间教室里,读书、写字。
一年时间,朝夕的相处让每一次交流变得熟悉,每一天生活变得温暖,但有的同学却要提前去到美国。虽然知道以后都会到另一个国家,只是这个时候的离别会有些措不及防。
那个微微飘雨的晚上,所有人悄悄聚到蛋糕店为她点燃了蜡烛,写贺卡、拍合照,情谊融化在拥抱和祝福里;那个国庆节前的晚上,所有人唱着她最喜欢的张国荣的歌录成了视频,看电影、吃蛋糕,绿里奇迹留下的感伤终是消散在送别的放肆欢腾和不舍里。
一个班二十几人,遇见就是缘分。
我们或许会多些离别,却总是期待着那个大洋彼岸的重逢。
分享
文/胡宇泰
从高一开始,我们班上就流传着一种黄金精神,名叫帮助,名叫分享。
自幼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班上虽无人老小,却满是值得互相学习和关心的同学。自从完全中文的初中教学进入全英文教学以来,大家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能很快的进入美式学习的环境,却也有不少迷失在了那变化无常的abcd当中。自然,同学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学习便成为了一种习惯。一开始可能是两人之间的交流,随着闻讯而来的“听众”的不断增多,最后整个班都开始为了一门课的学习而一起进行复习。擅长那门课的同学便站上讲台,诉说出自己的经验与学习方法,台下的同学们也都积极地听着,做着笔记。在这样的氛围下,班上同学对于科目的理解以及互相的感情都成长着,凝聚成一个小而有力的中美班。
《在有电影的夜晚》
文/金玥彤
我们总是期待隔周的班级电影之夜。
忙里偷闲,抛开脑袋里奇奇怪怪的字符,享受浓厚或轻快的电影时光甚是美哉。
天色将晚未晚,拉着伙伴出校园购点小吃,漫步回来一群人围坐在教室里。灯光一关,黑夜里光与影在缓缓流动。一大帮子同学聚在一起观影的感觉很奇妙。偶尔感动,片刻欢乐,时而吐槽亦或是叹惋影片中人物的命运,都不再是你一人。静心聆听流淌的英文对白很有感觉。
当然这几小时的价值不仅仅是欢乐,还有教育意义。老师的初衷就是希望我们多沉淀一些异域文化,并且领悟人生真谛。这样即使去了外国,也可以快速地接受他们的思想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死亡诗社》中师生对永恒的自由与不灭的信仰的执着;《乱世佳人》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改变却在爱中坚持;《绿里奇迹》中来自善恶世界里的怜悯与救赎...... 仿佛我们自己也经历了一段可叹的人生,当灯光亮起的刹那间,掌声响起来。
当大家都表现不错时,班级一起去大影院刷过《复仇者联盟2》和《碟中谍5》。那欧美大片的全程亢奋感简直棒呆。 我们也要像超级英雄或是特工一样,勇往直前去完成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
珍惜每个有电影的夜晚。
高中的第一次秋游 红叶和青涩的你们
我也有过勇攀高峰不退缩的经历
我也有过勇攀高峰不退缩的经历
我也有过战胜冰天雪地的胜利
校运会 我的Super Junior
校运会 我的Super Men
校运会 我的Wonder 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