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安全法制教育
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我校举行2022年紧急疏散暨反恐防恐演习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和鼓楼分局特巡警大队走进金中校园,助力金中2022年紧急疏散暨反恐防恐演习,为全校师生上了一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一次迅速有序的“紧急疏散”

“全体同学,请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518日上午925分,当校园警报响起,同学们立刻在老师的指挥、引导下,紧张、有序地撤离教室,集中到学校南操场上。“已经到操场的班级,请班长清点班级人数。”整个疏散过程基本做到了迅速、高效、安全,协助指挥组、救护组、警戒组、安全管理组等工作人员及时到位。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马志钢老师宣布,在本次紧急疏散演练中,全校师生撤离速度较去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汇文楼国际部用时减少49秒、行健楼用时减少121秒,行知楼用时减少42秒,行政楼教师用时间减少45秒。



一场惊心动魄的“校园反恐”

正当同学们以为演习告一段落时,广播里突然响起了新的提示——“各位同学,我校保安在巡查中发现,一身份不明男子,翻过院墙进入我校……目前,警方已赶到现场……”此时,同学们发现,一名体格强壮的黑衣男子手拿球棒从学校西边出现在操场上,在巡特警的包围下,这名男子依然情绪暴躁、不停挥舞棒子向周围发出攻击。经过一番搏斗,“暴徒”最终被警方成功制伏。如此生动的反恐演练,让同学们特别有真情实感,当看到黑衣男子被押送上了警车时,大家自发拍手欢呼。


演练并非游戏,聊一聊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应急演练

无论是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恐怖袭击等人为事件,危险来临时,都不会提前通知,但是定期开展演习演练,能够让大家在突发事件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14年前的512日,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绵阳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凭借对疏散线路的熟悉,仅仅用了96秒钟,就完成了从教室到操场的撤离。这背后是学校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在全校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并详细规定疏散路线。正是这些平日里看似“无用”的坚持,让全校师生在这场大地震中无一伤亡。

定期开展模拟情景式演练,可以检验校园安防水平、提升安保警卫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校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和识恐防暴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伤亡,构筑坚实的校园安全屏障,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警方提醒:应对恐怖袭击,记住三个关键词

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防范应急大队副大队长潘登警官告诉我们: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除了今天现场演练的纵火、刀斧砍杀外,还包括驾车冲撞、爆炸、枪击、劫持和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当这些情况真实发生时,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三个关键词:冷静、避险和防卫。


关键词一:冷静。一定不要自乱阵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通过尖叫、哭喊这样的极端情绪吸引或刺激暴徒。虽然这很难,但我们要不断告诚自己,因为慌乱会让我们处于更加不利的情形。

关键词二:避险。受制于年龄和体力的局限,当同学们遇到恐怖袭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迅速逃离现场。尽量选择逆向逃离,往暴徒移动的相反方向跑。如果来不及逃离,就选择一切可以遮蔽的物体进行躲避。垃圾箱、门后、立柱、台阶等坚固不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同学们要记住,生命高于一切,要保护好自己。

关键词三:防卫。如果真到了避无可避的情景,那么合理防卫也是必然的选择。我们要尽可能拿起现场一切可抵抗的工具,如拖把、雨伞、板凳等,尽最大的能力阻止暴徒对自己的侵害。如果手边没有可供抵抗的工具,可以第一时间脱下校服,包裹手部或缠绕成绳状,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最后,一旦同学们逃离到安全区域,请立刻拨打110联系警方,说清楚暴恐发生的时间、方位、暴徒的人数、武器、体貌特征、现场伤亡情况等,为我们公安机关开展下一步的处置提供第一手信息。”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小知识牢记于心,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直平安顺利,永远也用不上这些知识!

撰稿:马楠 审核:顾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