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品质工程  | 省心理课程基地  | 生涯规划
《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介绍

 我是谁?我要到哪去?我如何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当我们拥有这样的意识的同时,也就开始懂得了如何规划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成大事者,一定是心中有目标之人。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研究,一方面源于学生临到高考时,对于如何填报志愿,一片茫然;另一方面还源于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寒窗苦读十年,换来的是在家待业,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学子,如何才能使自己在中学阶段做到“未雨绸缪”。这就需要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为出发点,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通过四结合:1、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行为养成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课堂教学与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4、“做中学”与“学中做”相结合,让学生形成就业主题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引导中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

2、具体目标:

     1)认知方面: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与职业、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行动方案。

2)情感方面:培养积极、主动的生涯态度与信念,培养生涯规划的自主责任意识。

3)能力方面:统合生涯发展资源、整合信息完成生涯评估、运用生涯决策方法确立生涯标,落实生涯行动。

四、课程简介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试、分

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

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

这一奋斗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生涯规划课的内容主要应包含以下五个内容:

本课程分为五大主题,共24课时,简介如下(具体课程教案设计见附件1):

第一章 职业生涯自我探索(5课时)

第一节 中学生职业生活规划概述

第二节 了解自己——性格与职业

第三节 了解自己——价值观与职业

第四节 气质与职业

第五节 了解自我——兴趣与职业

第二章 职业探索篇(8课时)

第一节 了解职业途径(一)——采访职业人

第二节 了解职业途径(二)——网络查询

第三节 了解职业(三)——实地考察

第四节 寻找职业精英的成长足迹

第五节 了解当今就业市场(一)

第六节 了解当今就业市场(二)

第七节 目的、目标、方向

第八节 如何制定规划书

第三章 职业素养篇(5课时)

第一节 职业素养——自信心

第二节 职业素养——责任心

第三节 职业素养——感恩

第四节 职业素养——毅力

第五节 职业素养——积极心态

第四章 职业能力篇(6课时)

第一节 职业能力——交际能力(一)

第二节 职业能力——交际能力(二)

第三节 职业能力——时间管理

第四节 职业能力——创新思维

第五节 职业能力——创新思维

第六节 职业能力——选择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以体验式学习的方法为主,教师作为引导者。

2、组织形式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小组交流作为重点,更多的让关注学生每次活动之后的感悟与收获。

3、课时安排(具体时间)

24课时,具体课时安排见课程简介。

4、场地

比较空旷的适合活动的多功能教室。

5、设备

多媒体教室。

6、班级规模

40--50人。

六、课程评价建议

1、对学生体现多元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2、教学中注重收集各种资料,学生最终得分=课堂参与度60%+其它活动参与得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得20%分。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