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戴建良 通讯稿撰写:朱旭文
2017年10月17日上午,高二化学备课组(高考)的老师们在高二化学办公室开展了本学期第7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是由戴建良老师主备《醇》一节内容。戴建良老师提前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就教材、学情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备课建议和思路。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乙醇的部分性质,包括乙醇和钠的置换,乙醇的催化氧化,本阶段教学在高一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置换反应的应用和催化氧化反应的结构。另外还需介绍醇的消去、分子间脱水取代、卤代等反应,演示乙醇的消去反应。在讲解消去反应的时候要注意“异戊醇是否能发生消去”这一知识点的科学性问题。
戴建良、朱旭文、赵永承、张宁梅老师参加了本次备课活动。
附:活动内容
第一节 醇
戴建良
一、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 学习要求 | 教学建议 |
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
2.知道醇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 ||
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关系。 | ||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 4.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上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结构对性质、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5.了解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 |
二、“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
本章结合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通过烃、卤代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等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通过学习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法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
三、“醇”教学建议
醇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含有羟基(—OH)官能团。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醇”教学设计举例
第1课时:乙醇的性质
复习: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示乙醇的结构,深入认识羟基官能团。
讨论: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讨论乙醇和水结构的相似点,进而根据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推测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规律。然后开展讨论,对比乙醇、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书写乙醇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乙醇的还原性──乙醇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的反应。
讲解:根据溴乙烷的性质,类比推出乙醇的性质——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讲解:乙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讲解:讲解乙醇的取代反应规律;
总结:在乙醇发生的上述反应中,主要断裂了哪些化学键?
(1)置换反应①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①③
(3)酯化反应①
(4)消去反应②④
(5)取代反应(脱水成醚)①②
(6)取代反应(和HX反应)②
第2课时:醇类及其性质
(引入):在了解了乙醇的性质后,我们继续学习醇类物质。
(讨论):根据乙醇的性质推断醇类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重点研究催化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板书):二、醇类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思考):1、根据醇的氧化反应的特点,
写出下列物质催化氧化的产物。
(1)1-丙醇 (正丙醇)
(2)2-丙醇(异丙醇)
总结:
能氧化成醛的醇具有什么特点?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
能氧化成酮的醇具有什么特点?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
否所有的醇都可被催化氧化成醛或酮?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例1、C4H10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中,
(1)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结构是__________;
(2)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酮的结构是__________;
(3)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结构是 __________
例2、写出2个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的结构简式。
![]() |
(板书):2、消去反应
(思考):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与羟基相连的碳处于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2、写出2个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的结构简式。
3、写出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种烯烃的碳原子数最小的醇的结构简式
例1:用浓硫酸和分子式为C2H6O与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可以得到的醚的种类有几种?
(板书):三、醇类的物理性质及同分异构
1、醇的同分异构现象
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 (n≥1)
思考:1、写出C3H7OH、C4H9OH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
2、写出C3H7OH、C4H9OH所有同分异构体。
饱和多元醇
2、醇的溶解性:
n=1,2,3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醇的水溶性逐渐降低,脂溶性逐渐升高。
一个羟基可带三个碳原子进入水中,与水互溶。
五、问题研究:
问题:异戊醇真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吗?重排反应。
醇的消去反应是E1机制,所以对于(CH3)2CCH2OH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注意到重排反应,在讲各种醇消去反应的可能产物时,防止犯科学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