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高三语文第九周备课记录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清代批评家沈德潜在沈《说诗晬语》中评论诗歌创作说,“起手贵空兀……”。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便有“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艳”之感。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绪变化:始骇——突然而至,滫瀡不给。 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中疑——自古以来人们总说,祸福相依,“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但是“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终喜——天火涤荡,显白不污,王参元的才华终于可以显露出来并得以施展。引导学生理解“终喜”的原因,显然也不是真的指望王参元会因此青云直上,“于兹吾有望乎尔”的“大喜”不过是长歌当哭的黑色幽默而已,“颜、曾之养”的典故也足见作者对朋友的慰藉和鼓励——像古君子学习,就做个忧道不忧贫的人吧!读文至些,我们似乎也隐隐感受作者自己受谗遭贬的郁愤不平之气,对王参元的劝慰和鼓励,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勉励。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体会、领悟本文用幽默的笔调表达严肃的社会问题,用奇特的构思寄寓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写作特点。

《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通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的写作特点。作者选择三个独立的事件来表现段秀实勇、仁、廉三方面的性格,但这三件事又不是孤立的,人物性格也不是割裂的。仁智忠勇是段秀实思想性格的基础。这三件事看起来互不关联,实际上事断而线不断,都是为了证实段秀实的儒将本色,是一位勇、仁、廉的“儒者”。

建议文言文课堂教学尽量多安排朗读环节,以此引导学生熟悉内容,理清基本脉络。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借助原文词句,不必苛求一步到位。建议将课文的初步理解和解决一般的文言字、词、句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学生能参照注释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适当辅以小组讨论。

组内老师就自己备课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交流,参与备课的老师有:相屏屏、卢惠红、顾健、王芳、刘涛、钱晓梅、徐捷、尹湘江、郑子龙、毛亚君、陈蜜。

QQ图片20181123094724_meitu_1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