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第19届“行知杯·生命课堂”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活动顺利举办

19届“行知杯·生命课堂”语文组优质课评比活动顺利举办

2023531日上午,金陵中学2022年第19“行知杯·生命课堂”语文组优质课评比顺利开展,此次比赛主题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必修上册小说单元的复习。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高中语文教研员张克中老师担任评委,山珊、陈诗语、薛泠堃三位年轻老师参加了比赛。金陵中学孙夕礼校长、陈立其副校长及语文组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山珊老师从叙事技巧入手,引导学生去关注小说的叙事艺术。以“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为着眼点,通过对《祝福》《孔乙己》两篇课文的探究,将学生进一步引向深度阅读。在问题设计上,主要以“‘我’如何与众‘不同’?”“‘我’为何会与‘众’不同?”“一定非‘我’不可吗?”三个问题为导向来组织相关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我”在小说中的独特作用。

陈诗语老师以学生日常课的回答“契科夫杀死了别里科夫”为切入点,聚焦《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探讨经典小说文本为何作者偏爱将主人公“置之死地”。课堂上以比较原著结局与同学改写结局优劣和主人公死亡原因研讨为主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及发散性,最终揭开“死亡之谜”——主人公的精神性死亡将社会批判深刻化。

薛泠堃老师聚焦小说的叙事者,以讲故事的人为切入点,联读《百合花》和《祝福》两篇小说,并让学生转换叙事者进行创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分享创作、相互评价,引出核心任务即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叙事者。经过创作实践,同学们对此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发言踊跃,并自主归纳出叙事者的选择与小说主要矛盾、情感态度、语言风格及主旨情感等有密切关联。

课程结束后,张克中老师进行了评课,并针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讲学指导。张克中老师首先高度评价了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指出这样的设计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任务设计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金陵中学的学生也贡献了高质量的发言和有深度的思考。张老师还强调文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非最后的结论,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考查也逐渐向这一趋势转型。

此次“行知杯”优质课评比既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撰稿:王芳老师;审核:陈立其副校长)

 

IMG_20230531_112645

IMG_20230531_114249

IMG_20230531_090846

IMG_20230531_101057

IMG_20230531_110645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