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获国科大“协同育人突出贡献奖”
从2014年到2017年,我校为国科大培养、输送了10名优秀毕业生。2017年,我校被国科大授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突出贡献奖”。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简称,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其师资、科研成就堪称全国一流。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
金中的学习给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科大的平台则让他们朝着更远大的梦想奔去!
2014级 尹世俊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昔日陆军军官学校门口的对联如今成了我们国科大首届本科生——“黄埔一期”的座右铭。科研绝非坦途,但社会变革之动力、民族复兴之希望寄托在每一位国科大学子身上。这里有独一无二的“学业导师”制度,你可以与各领域的大师交流学术;有众多一线学者作讲师,可以听他们如何将博大精深和学以致用娓娓道来;有众多世界顶尖学府的交流访学机会,可以感受不同学术文化、培养国际视野……
对每一个立志科学、奋发向上的学子,国科大将会是成长路上的最大助力!
获奖情况:获得国科大二等、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入选国科大“拔尖计划”研究生公助出国。
2014级 朱炜康
我是朱炜康,金陵中学2014级毕业生,目前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国科大的老师很多都是所里的大牛,不仅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会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学业导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在空暇时间去所里跟着导师做些小课题学习。
获奖情况:数学建模美赛M奖(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2014级 蒋毅
在金中三年的学习,给我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几位文科老师的尽心培养,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经过江苏英语高考的磨练,让我在大学同学面前耍起英语来也毫不心虚。
在国科大的三年半时间里,我开拓了眼界。这里不仅有各个研究所里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来给我们上课,还有每周的科学、人文讲座,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学者大咖。相信站在国科大的肩上,我们能走得更远!
获奖情况:数学建模美赛H奖(二等奖),大三获得一等奖学金。
2015级 汪润川
2015年秋天,我来到了国科大。由于在高三阶段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刚刚招收本科生的大学,我在入学前也有过顾虑:课业压力大不大、“大学氛围”是否浓厚?不过从我入学后,先前的疑虑便一扫而光。
国科大校区不大,但配套设施完善,国科图和各类院所的资源都可以利用;学生人数虽少,但是总能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我还加入了学校的话剧社,排练了不少剧目;课业压力不能说不大,但授课风格迥异、魅力极大的老师们,却让我觉得这样的忙碌非常充实和有意义!
2015级 李镇乾
感谢金陵中学对我们的培养。从金中毕业两年多了,可我还清晰地记得树木成荫的校园,还记得充实的高三,念念不忘那再也回不来的高中三年!
感谢国科大为我们提供的平台,声名显赫、著作等身的学者大师,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成为我们学习路上不可多得的借力。在国科大,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成长的也不止是身体。高中毕业意味着少年生活的结束,而国科大是我们又一次成长的开始。
2015级 管毓恒
我叫管毓恒,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科大联合培养的“2015级生物科学贝时璋菁英班”的一员。
大一、大二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参与学生活动与科创训练;大三时我来到北京,开始了在国科大的学习,所以也算是一名国科大的“新生”。
金中的三年对于我的大学生活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自由的学习氛围,锻炼了我自己规划事情的能力;活跃的课堂环境,对我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同时像主持班会,研究性学习,准博士站这些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对我步入大学之后的生活大有裨益!
感谢母校,希望金中、国科和华科越来越好!
获奖情况:获得2015-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2015-2016年度、2016-2017年度校三好学生,在学生会中担任部门部长一职,并有幸跟随队赴美参加2017年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获得银奖。
2016级 刘宁
我想用“大学一般的高中”与“高中一般的大学”来概括我的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
金中的学习氛围很自由,但却不失严谨,学校很注重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到国科大之后,我的学习和生活都变得忙碌。学校的课程多而且有难度,要跟上老师的授课,必须得再多自学一点东西,好在金中的经历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里,周末和假期一般也不会闲着,常常要跑研究所与导师聊天,和外国数学家吃晚餐,混进课题组搬砖(科研)。不过这样的忙碌,让人觉得十分充实。
2017级 汪正中
从2017年高考到现在,半年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过去了。可我却觉得,仿佛昨天我才从金中数学组办公室把数学作业抱回班级发掉。离开金中的日子里,母校在我脑海中的记忆就像烙印一般深刻。在金中,有我敬重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在金中,有我和挚友青春的记忆!
后来,我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这里,有许多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学者给我们讲授课程,让同学能够领略到科学大家的风范;在这里,汇聚着全国各省的优秀学子,大家一起追逐自己的梦想!
2017级 朱宇辉
我叫朱宇辉,来自国科大化学专业,是金陵中学2017级毕业生。
先说高中,在金陵中学就读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以至于我们把她戏称为“像大学一样的高中”。因为这里有尊重学生个性的老师,有自由探讨的学习氛围。我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这种自由的滋润,让我能够取得后来的成绩。
再说大学,国科大是我一直向往的大学,她完完全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在国科大,你有无限广阔的平台,只要你想,你就有无限可能。从课堂到每周一次的讲座,我都不敢相信如此学术大咖居然会给本科生上课。感谢国科大给了我追逐梦想的机会。
2017级 倪雨嫣
国科大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学校对每个学生都很关注,无论是软件服务,还是硬件设施,都非常人性化。班级有青年班主任和科学家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经常在群里和大家交流;科学家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则会在学业方面给予同学更多指导和帮助。
总之,国科大给我一种小而精的感觉,学生人数少,教育质量高。每个细微之处都渗透着学校对学生的爱,这让我在异乡真真切切地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