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教研  | 物理教研
关注比赛·关注成长 --金陵中学2021年第17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赛课获奖教师获奖感言

物理组 胡雨宸

本次“行知杯”赛课的主题是“情境”,紧扣当前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试题情境这一热点问题。聚焦到物理学科,当前高考命题在“一核四层四翼”指导思想下正稳步推进试题全面情境化,要求学生具备在试题情境中提取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进行解答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赛课我所任教的高二·10班和11班已经进入一轮复习阶段,结合学校日常教学进度我选择了《共点力的平衡(复习课)》这一课题。对于复习课的讲授,例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就好像一道菜的好菜首先取决于食材,于是我在选题上下了大功夫,在确定赛课主题后我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斟酌题目。

选题时我始终秉持“新”和“情境”这两条原则:所谓“新”就是选择的题目要新颖、新鲜,为此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收集研究最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卷、江苏各大市高三统考模拟卷以及最近的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八省统考试卷。

所谓“情境”就是着重关注这些试卷中具有真实情境背景的题目。

在物理学科,目前的试题情境主要分为两类: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在兼顾两类情境题目的基础上,我着重挑选了两道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味道的试题:一道以筷子为情境背景的题目和一道以灯笼为情境背景的题目,我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其中的文化历史,并仿照原题模型搭建除了一套灯笼的实物,不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所感受,而且给原本充满思辨的物理课充满文化的味道。我的选题思路与师傅崔卫国老师不谋而合,并得到了崔老师的肯定,这令我信心大增。

选题之后就是构思课堂、撰写教案、编制学案、试讲磨课,这里得到了全组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我的师傅崔卫国老师的牵头组织下,全组六位老师一起帮我听课磨课,陈连余老师对例题的呈现顺序给出了重要的建议,夏广平老师对讲授的细节进行了指导,崔卫国老师更是全面帮助我完成了对整堂课结构的把握。正是全组老师对我不遗余力的帮助与指导,成就了最终这一场精彩的课堂。

2018年入职金陵中学,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学校的“行知杯”赛课,第一次参赛时作为新人充满懵懂与紧张,第二次参赛时决心准备好每一个细节呈现一场完全展示自己的演出,而这一次参赛更多的是对课堂、对试题以及对学生的关注,我想我正慢慢经历从关注比赛到关注成长的转变过程。三次参加“行知杯”赛课,两次获得一等奖,能够有幸在卧虎藏龙的金陵中学得到这样的机会并取得成绩与进步,我对此始终心怀虔诚与感恩,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年轻人提供这样宝贵的展示自己、相互学习、充实提升的平台与机会。

 

撰稿:胡雨宸

审稿:陈立其副校长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