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教研  | 体育教研
“经验分享促提升,凝心聚力共成长”---记南京市中学体育主题教研活动

“经验分享促提升凝心聚力共成长

                   ---记南京市中学体育主题教研活动

2023年6月15日,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金陵中学承办的南京市中学体育主题教研活动通过网络教研的形式顺利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课程实施质量监控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

 

    首先我校体育组教研组长刘挺老师作了关于《科技赋能体育课程,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主题讲座刘老师从用数据说话向课堂要成效拒绝花拳绣腿向大课间要实效建设智能体育学习场向课外要增效构建多元智联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内驱力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介绍教研组从2017年以来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随后我校魏严冬、蔡一尔和付国靖三位教师分别开设了女子篮球选项(普通学生)、乒乓球选项和男子篮球选项的三节公开课,获得了南京市体育同仁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展示出了三位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趣、有效,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学效果非常好

 

魏老师执教的篮球---进攻战术模块快攻落位

 

 

蔡老师执教的乒乓球---正手近台攻球

 

 

 

 

付老师执教的篮球---突破分球战术配合

 

 

 

 

体育组全体教师集中学习

 

 网络教研可以跨越时空距离使我们能够得以实现与同仁专家在线交流探讨和学习当天在线参与活动的老师高达2456我校教研组全体老师集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与线上线下的同仁们交流互动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篮球---进攻战术模块快攻落位课后反思

 魏严冬

本节课的思路是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带给她们的快乐,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快乐的学习这项战术,在比赛中让普通学生体会篮球专业比赛的各项流程和魅力,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本节课在实战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快攻意识,在结束阶段也能够打出一定的配合,最后完成得分。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还有8天的时间就要参加高考,还能积极参与到最后的篮球课程中,我觉得这就是这项运动给她们带去的最大的魅力。

在我工作的这九年时间里是首次用高三年级进行公开课展示教学。为什么不启用高三学生开课,有很多很多问题。在此不做更多的总结和解释。首先我总结一下我为什么有信心用高三年级进行开课。第一点:基本功扎实。高三A班的每位同学都熟练掌握运球技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可以掌握背后、胯下、转身等高级个人技术。第二点:对于比赛规则完全掌握。可以灵活利用规则,知道所有的进攻规则和防守规则。第三点:班级内部凝聚力强。班级每位同学都热爱运动,喜欢参与到篮球比赛中。拥有了以上几点做为基础,保证我能顺利将快攻落位进行实施,并延续到比赛中去。

   课的开始并没有用传统体育课的开端模式,而是利用结合篮球跑位的跑动代替单调的跑步。既起到热身的作用也熟悉了快攻落位。拉伸部分也没有用传统的徒手操而是用行进间动态拉伸进行代替。这种形式在体育课中虽然很新颖但是效果非常好并且学生们很喜欢也很认可。这将是我在今后体育课教学中需要继续延续的内容。

在全场比赛的部分,全班三十位学生,每十人为一组分为三组进行比赛。每组都可以轻松驾驭全场五打五。在你来我往的攻防中,还经常会出现快攻、突分等漂亮球。在课的开始部分强调的快攻路线,也清晰的在全场进攻中有所体现。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学练结合,赛练结合,把学以致用发挥到极致。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在我看来最大问题还是在学生心态方面,容易紧张。在热身的过程太拘谨导致动作做的不到位或者运丢球。在比赛中不敢打,很保守。在这一点问题上,老师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无论大场面还是小场面,每一次的展示都是对个人心理、技术的提高过程。

最后感谢校内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参与到南京市公开课,谢谢大家。

              

 

乒乓球---正手近台攻球课后反思

 蔡一尔

本节课以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为教学内容,小组循环练习为主要学练手段,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在不同的位置点强化技能,提高击球质量和预判能力,同时增强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学练氛围。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乒乓球选项教学的挑战体现在内容、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受教群体的差异性,因此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有效的组织训练也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乒乓球的专项特点,决定了在平时教学中必定要突出体现分层教学的模式,高一选项班的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前期的基本技术动作教学,有基础的学生逐渐恢复动作规格,零基础的学生也基本上从握拍、站位、步法、挥拍轨迹等开始慢慢认识到乒乓球的“难”。这个难,对于不同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挑战,强的同学要挑战对方不稳定的来球,弱的同学要挑战将所学技术完整连贯的展现。通过平时的教学我观察到女生的练习情况比较被动,为此我作为老师,也在探索更优化的教学组合,强调基本技术,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内在潜能,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及时、准确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对一的指导改进。同时还要继续培养专项骨干,以强带弱,形成包容、高效的良性循环。最让我感动的是班级中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从不放弃,努力学习改进,在技能的掌握上有了质的飞跃。学习能力强和有基础的学生也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学练态度和竞技水平。同学之间相互包容,互帮互助,课堂氛围活泼有序。我想这就是选项教学的魅力所在,不仅仅是这一节体育课,而是经过每一节体育课,这些来自不同班级、不同性别、不同技能储备的同学形成了一个新的团体,一起训练、一起进步、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使我认识到,要想把每一节课都上好,教学内容设计就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示范环节再细致一些,学生练习思路会更清晰;技术掌握的过程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化的精讲多练;要经常关注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个别进入状态较慢的学生要及时引导、鼓励;要在课堂中渗透专项意识和战术知识,以赛代练,为发展专项竞技能力打好基础。从细节出发,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全方位驾驭课堂。

最后,我要感谢市级平台给我们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感谢校内外专家、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金中和体育组大家庭对我的支持与包容。为此,我必须要更加努力打磨专项技术,有水平、有能力、有方法的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不能松懈对自身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多积累、多锻炼,充分驾驭好以后的每一节课。

 

 

付老师执教的篮球---突破分球战术配合课后反思

 付国靖

突破分球战术配合是篮球战术配合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配合之一,是篮球选项学生应该掌握并能够在比赛中运用的战术配合,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学年的篮球基本功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篮球战术配合所需要的的能力,但现实是学生的篮球水平是很不均衡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要多鼓励,多加油,对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要求可能会更高更严格!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很大,体育课是他们放松和锻炼身体的地方,如果对每一位学生要求都高,会有一部分学生很有压力,但如果对他们要求太低,则满足不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金中学生的整体篮球水平也上不去。本节课的教学就采用了分层分组教学的模式,相同水平的搭档能更好的进行合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关注到每一个群体,并对不同组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课的设计和内容安排很合理,练习手段有趣,有用和有效,真正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当然,本节课也有着一些不足,教师讲解不够精炼,练习内容的目的和关键点没有能够在集合时重点强调,学生对练习内容的熟悉度和投入度也还有上升的空间。

工作7年以来,从最开始的三步上篮,传切配合,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掩护配合和突破分球配合,无论是市级的公开课还是校级的示范课,我都努力的跳出舒适区,想着去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过程中会有困难,会有懈怠,但最终都坚持了下来。

对于体育教学,还在摸索和研究,只为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最后感谢金陵中学体育组各位老师和市级各位专家、老师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组内青年教师学习心得

夏烨

2023年6月14日金陵中学体育教研组举办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课程实施质量监控机制构建与实践研究的南京市体育主题教研活动学习有感。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的运用也同样能够促进体育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校体育智慧屏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课后也能自主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

关于上课。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首先要上好课。半天的教研活动观摩课下来,我也从上课老师身上学习到一些。一、教师基本功。教师的口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上课的氛围,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能运用简单的口令让学生了解到他们要做什么?怎样做?教师的示范则影响着学生对于正确技术动作概念的建立。学生通过对教师动作的模仿进行学习,教师技能的掌握,正确的示范在课堂中尤为重要。二、对学情了解。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安排适合学生的内容及练习方法。三、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动心思,循序渐进,设计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除了学生本身的兴趣,以赛代练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比赛,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对所学内容进行学练。四、课堂氛围的调控。同样的教学内容,循循善诱,经常激励、表扬学生的老师,同样的教学内容,情绪丰富的老师,尤其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带动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多学习,多反思才能不断成长。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运用到课堂中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与时具进的教学,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组内青年教师学习心得

张洪凯

体育课为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本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发展综合素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不同,因此本人将从教学形式和方法两个方面谈谈今天体育课听课后的感想
    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间、师生间的示、对比、评价,将自己融入学生中成为他的一员,同时师让学生分组结伴,在相互促进、互相欣赏中一起提高技术动作。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都能通过与每组学生交流,以个人魅力、技巧来感染学生。同时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创想合作探究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但对于目的的达成是否有帮助?有多少帮助?分组练习时,教师能否兼顾到各个小组,是否可以考虑小组设立小组长进行监督、评价。

三、一堂课教师在不停地讲动作要领,技术规范,流程等,而学生从头至尾都没有发言,换言之,学生是没有发言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没有话语权,这样的课缺少活力。

四、学生在练习和赛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并保较高的兴趣,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势,及时给予鼓励以及展示空间。使学生能大胆尝试、积极展示在进行比赛时,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欣赏,可以看出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意与伴一起探究和学习

五、在进解知识点语言上要更加精炼,把技巧简单化,尽做到能比较完规范地范动作要领后再分解,以免对学生造成错误的示范在进解和习比赛时,老师们的站位希望改善。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