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星期一上午第三节,高中音乐鉴赏第八次集体备课活动在艺术组办公室进行,主要内容为高一年级《音乐与时代——古典主义音乐》备课方案。
参加的老师有:刁雪梅、沈阳,主备人:沈阳。
《音乐与时代——古典主义音乐(一)》(高一)
本课的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典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感受古典主要音乐的风格特征,增进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2、 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创作成就。
3、能够认真聆听本课的音乐作品,主动参加相关探究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及其作品赏析。
教学难点:
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感受和探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回顾
二、古典主义音乐概述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听辨
四、海顿生平及代表作
五、赏析《第45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
六、赏析《第94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七、探讨海顿作品风格
附:维也纳古典乐派: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