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 学科教研  | 艺术教研
将课堂交给学生 --金陵中学2021年第17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赛课获奖教师获奖感言

音乐组  杨茗悦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优美的歌声演示,规范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体现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这是本次学校“行知杯”大赛评委老师给我的评价,评价之高,受之有愧,更多的是感谢学校与师父的培养,也希望让学生明白“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面对未来。

本次备课,在师父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最终选择了高一的课程《民族乐派-<卡马林斯卡娅幻想曲>作品欣赏》,一方面选题上要考虑相关资料的记载情况,使得课堂足够丰富精彩;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音乐世界,而俄罗斯音乐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于是基于以上两点考量选择了这堂课作为我的参赛课。而我的备课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结合教材,情境教学引人入胜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样的课程,首先都需考虑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而本次赛课的主题是“情境”,这或许就是本次“行知杯”这一问题的解答。在我理解,“情境”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舞蹈、音乐等,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本中的“情境”,使得学生融入课堂。因此结合本次课堂内容,通过在开头播放俄罗斯风土人情的动画,将学生引入,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将管弦乐总谱可视化,让学生们试听结合,自动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对了方法,学生也就自然进入课堂。

二、反复把握,多次模拟课堂情境

虽然课程内容确定,但并不代表课程可以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上课前通过多次的试讲,发现自己准备仍旧不足,通过向师父请教,仔细考虑每一环节是否存在问题,考虑如何应对学生问题,考虑每一个环节的衔接用语是否自然,考虑如何和学生沟通更加自然,考虑每一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案。通过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师父的教导,一次次反复模拟,最终才能呈现出一堂精彩有趣的课程。也只有这样准备足够充分,我才能使得整堂课较为顺利的展现给学生。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反思”:反思以前课程,明白上课并不简单,小到讲话的语气、站姿、表情、手的位置,大到任何突发情况的应对;反思本次赛程,思考如何把握平衡,既需要把握好课堂,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与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些都是我今后不断去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本次参加比赛的一些感想,今后我要更加努力把所学知识贯彻到实践中,多去思考、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位与时俱进的高中音乐教师。最后,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感谢师父和教研组前辈的培养、支持和信任!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撰稿:杨茗悦老师

审稿:陈立其副校长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